6月5至7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美国财长雅各布·卢等官员将出席对话。美国财政部官员周三以匿名方式举行记者吹风会,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这次对话焦点。在美国官员透露的美方拟定的五项内容里,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就有两项:美国将敦促中国政府确保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有序转型;美国将鼓励中国迈向更为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透过对消费者友好的财政政策支持内需。
在历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都要求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机制在所有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这次也不例外。多年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一直死磕不肯放手,其要求中国实现市场化汇率决定机制矢志不渝。这次美方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今美国要求中国“确保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有序转型”,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相比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笔者微信:yzqj66)
那时,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利率水平接近于零,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美方十分愿意看到人民币升值,要求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担心中国干预汇率升值。那几年,美方认为或者说想看到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结果是人民币升值。
如今恰恰相反。美联储结束了量化宽松,终结了零利率,并且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美元较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与预期增大。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市场化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对于这个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结果,美国对此处在非常矛盾心理之中。也许并不愿意,不乐意看到这个结果。这就牵出了其在这次中美对话中提出的另一个涉及人民币汇率的要求—美国将鼓励中国迈向更为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透过对消费者友好的财政政策支持内需。
这需要旧事重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竟然把板子打在中国的屁股上。说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即:美国等西方国家消费多,而中国储蓄多,这种不平衡问题导致了金融危机。在G20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概念。要求中国降低储蓄率,扩大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其中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以降低出口、增加进口,拉动全球经济。这次美方再次提出“美国将鼓励中国迈向更为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透过对消费者友好的财政政策支持内需。”其中乐意看到人民币汇率升值仍是其目的。
目前的人民币汇率走势给美国出了难题。就拿这次中美对话中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两个话题就存在矛盾之处。如果按照美方要求“中国政府确保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有序转型。”那么,在美元升值前提下,人民币汇率是贬值趋势,那就达不到美方的“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要求。如果按照美方要求中国致力于“再平衡”,那么必须干预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贬值,这就不能实现“市场机制决定汇率”的美方要求。
美方官员还称,在形成双边波动的市场化汇率机制中,中国决策者如何有效和市场沟通,传递其对汇率动向的影响意图至关重要。中国正在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这是汇率机制的终极目标,不过希望美方不要在“再平衡”上对中国施加更多苛刻要求和条件。
近期人民币中间价不断刷新逾五年低位,是市场化汇率机制下合理的双边波动,无需用“旧眼光看新变化”。未来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中国经济并未显现新动力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有增无减。这既合美意又不合美意的现象,还请美方多“包涵”,这对双方都是无奈之举。
6月2日,人民币汇率又开始较大幅度反弹,说明市场还是给美方面子的,也是给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增彩的。
中国无需让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提振竞争力
很难说,竞争力和汇率缺乏重大调整是令中国烦恼的问题。尽管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自2010年以来上升了30[%],但中国还没失去竞争优势。事实上,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较2010年的份额增长了40[%]出口低迷是因为全球需求疲弱,而不是因为中国失去了优势。
中国竞争力上升,对亚洲其他经济体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构成挑战,尤其是日本、台湾、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过去十五年间,新兴亚洲经济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增幅,全都归属于中国内地,该地区日本丢失的市场份额最多,去年其全球出口市场份额仅为3.8[%],而2000年时曾高达7.4[%]。中国的份额则从3.8[%]增长至2015年的近14[%]。
目前原油,铜等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组合工具,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获得较高收益,为了广大投资者顺利的投资,从中降低操作上的风险。对原油(沥青),铜,铝,镍,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可以关注本人微信:yzqj66,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