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的十多年里,美国国安及情报机构严防“飞机*”,感觉颇有成效。但是,“伊斯兰国”(ISIS)炸毁俄罗斯客机、制造巴黎血案,又给美国敲响了警钟。北美防空司令部随即在白宫、国会山等华府政治中心上空举行了反恐演练,将美国反恐等级及警戒提高了一个层次。美国人对ISIS威胁的这种高度紧张是有精神准备的,但是,这种紧张背后则是美国必须要面对的事实: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促成了ISIS崛起,ISIS恐怖威胁一定程度上属于“美国制造”。
普京在土耳其G20峰会曾直言,ISIS获40个国家金援,当中包括G20成员国。普京虽然没有点名,但肯定指向美国。美国“司法观察”(Judicial Watch)今年5月引述美国国防情报机构(DIA)于2012年9月12日的报告称,美国、海湾国家及土耳其等早就预测到ISIS的崛起,但美国当时并未将ISIS视为敌人,而是一种“战略资产”,一种扳倒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策略工具”。去年离任的DIA局长弗林(Michael Flynn)今年8月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证实了这一报告的真实性。
美国著名调查报道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赫许(Seymour Myron Hersh)2014年在一份调查报道中指出,2012年奥巴马曾授权中情局(CIA)主导,在英国军情六处(MI6)协助下,幕后同土耳其、沙特和卡塔尔合作,将利比亚的库存武器经由土耳其南部运入叙利亚境内至反对派手中。其中一部分武器最终落入反对派当中和ISIS有紧密联系的圣战分支“努斯拉阵线”(al-Nusra Front)手中。另外,根据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一份报告,土耳其、沙特和卡特尔对这些圣战分子提供了资金支持。
无论上述调查和报告是否得到官方证实,至少可以确认两点:美国武装叙反对派的做法致使部分武器落入ISIS之手;美国及其中东盟邦为了推翻阿萨德,一度资助和训练了ISIS恐怖分子。
美军鲁莽发起伊战,匆忙结束伊战,不但没有迎来和平民主,反而激化教派冲突,为ISIS崛起埋下祸根。为了打压俄罗斯势力范围,美国不但没能推翻阿萨德,反而壮大了ISIS。中东盟邦为了地缘、教派利益,不惜重金支援极端伊斯兰分子,美国地区领导力无所适从。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媒体对这些报告和调查有集中报道,美国主流媒体则集体失声。
拜登(Joe Biden)2014年10月在哈佛政治学院答问时曾承认,美国对叙反对派的支持促成了ISIS的崛起,反对派当中很难找到“托马斯?杰雯逊”式的人物。拜登尤其点名称,土耳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对“努斯拉阵线”及基地组织提供了庞大资金和武器支持,吐露了美国在中东的无奈。
毫无疑问,无论美国是否真的存在利用ISIS的战略“故意”,ISIS袭击的目标不光包括美国对手俄罗斯和叙利亚,以及法国等盟邦,而且已经瞄准美国本土。
眼下,难民潮席卷欧洲,欧盟国再现裂痕,激辩谁是始作俑者。美国坐岸观火,犹豫之后宣布接受难民,却遭到共和党人的反对。一些总统候选人更是一味叫嚣限制、阻止难民涌入,甚至鼓噪开战,渲染针对伊斯兰或穆斯林的种族、宗教歧视,引发华府新一轮政治论战。这都是美国一些政客自私、傲慢心态的表现。
美国在中东制造的ISIS恐怖主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美国不负责任的中东政策、执拗的“政权更迭”思维以及同俄罗斯的冷战式地缘政治博弈。从美古复交和伊核协议达成可以看出,奥巴马完全可以放弃谋求政权更迭的思维,转向同俄罗斯等国际积极力量的有效军事合作,联合打击ISIS,为中东重建与发展铺路。如果美国继续纠结于自己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地缘霸权和盟邦好恶,其中东政策及反恐只能是饮鸩止渴,甚至自食恶果。
关于2016石油价格问题:未能站稳颈线压制位60美元/桶;历史仿佛在重复,次年6月,原油价格再次滑落,其中虽有反弹,但力度并不明显;直至今年2016年年初,油价在跌至26美元/桶后,成功企稳30美元/桶,迎来久违的反弹格局,而当前油价又将面临历史的抉择,油价市场又将如何变化呢?2014那一年原油闭着眼睛做空都可以赚钱;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在于美国与欧洲在“打仗”,美国不断增加库存打压原油价格。次年,美国加息预期提振美元打压油价,但缓解了价格的下跌力度。今年,市场在受供应过剩的缘故,油价在回落至低位后,价格逐步低于开采价,开采量减少给以油价重新反弹动能动能。
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成就一个个金融巨鳄,同时也打垮了一批梦想者;目前正处于投资中的你,是在迈开脚步奋发前进?还是正在困境中垂死挣扎?是能成功还是最终会成为loser呢?那么值得思考的是,在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你又该如何屹立不倒?可以添加笔者威芯jydj518(长按可复制)大家做一个探讨!一定要理性对待,严格止损,做好仓位风险控制!
本文由聚银点金撰,该时间段后出现的相同文章内容及字段望广大投资者警惕!部分字段摘自新闻网站。网站邀请入驻,机构、电视台合作事宜,投资问答解惑等直接搜索聚银点金老师微信ID(jydj51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