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呈现渐进和扩大性的价格调整态势,其中货币价格基础因素成为主导全球价格变动的焦点,价格调整主动铺垫和时机选择是关键,尤其是国际金融问题的集中化导致价格调节周期和技术受到挑战和束缚,顺势而为是主要国家得到灵活性金融的高度体现。
周四(6月2日)据外么报道,摩根大通最新报告表示,2016年金融市场存有四大“搅局”因素。
根据摩根大通,从现在到今年年底,四大因素或许会对国际金融市场起到“搅局”的作用,并引起全球混乱。这四大因素分别是美联储、中国汇率、日本政策及美国大选。
(1)美联储。美联储是否会在6月或7月有所行动?如果在6月行动,会有英国6月23日的“退欧”公投问题。如果在7月行动,7月的美联储会议没有新闻发布会。如果美联储今年两次加息(一次在夏天,另外一次在大选之后的12月)是否会引发美元再度大幅上涨?汇市能否保持平静?
(2)中国汇率。今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60附近,在3月底反弹至6.45附近,而近期再次贬值至6.59附近。投资者并不会过多的关注人民币的绝对水平(尽管这明显很重要),他们更关注的时人民币贬值的速度,这才是最重要的。去年8月,人民币大幅贬值。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初,人民币再次贬值。中国官方所传达的信息暗示,他们将避免突然的一次性大幅贬值,但人民币进一步贬值依然不可避免。(摩根大通预计今年3季度末人民币兑美元将降至6.63,今年年底将降至6.75。)
(3)日本政策。今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负利率是一个主要的负面因素,不仅因为这导致全球抛售银行股,还因为它总体来说削弱了对央行的信心。日本央行可能会很快再次“出招”(在6月16日会议或7月29日会议上),而且对日本央行来说,避免重复类似1月29日的突击行动很重要。
(4)美国选举。目前市场的一致预期认为希拉里将赢得总统竞选,但目前的形势暗示,这样的结果远没有那么确定。希拉里甚至还没有得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而且看起来希拉里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路上竞争异常激烈。而共和党则很快团结在特朗普的背后,而且最新民调暗示,11月的大选将会不分伯仲。
正当美联储迫不得已需要重回宽松道路时,作为美国最大的战略对手,中国无意中为美联储解了围。中国期货市场近期大宗商品的暴涨,大幅缓解了美联储的压力。美联储加息的前提,一是需要经济复苏,避免加息引发新的经济危机和企业经营困境。二是需要有较高的通胀水平,确保加息后不至于陷入通缩的陷阱。
笔者薇信:vx789666,别在喜悦时许诺,别在忧伤时回答,别在愤怒时做决定,市场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是你除了勇敢面对,别无选择,其实每个人在这个市场都是自己的作者,何必写的那么难的剧本,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只是自己改了剧本让结局变的如此悲观,投资不是生理的需求,这是精神上的博弈!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和好的脾气!
原油沥青,白银,铜等投资朋友请关注V信:vx789666(每日行情预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