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获得大量的免费石油?据报道,目前大部分运往中国的原油都不是中国购买的,而是用于偿还中国借给其他国家的贷款。
当油价超过100美元/桶时,很多不发达的欧佩克产油国决定趁油价处在高位时实现变现,以石油为抵押物进行了大量的贷款。这一招就好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公司通胀的股价发行更多的债务。但是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即使油价下跌,这些产油国仍然可以用产出的石油偿还贷款。但是,很少有产油国能预测到油价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经历如此大幅的下跌,这导致抵押物的价值下跌了近70[%]。
因此,像安哥拉,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伊拉克这样产油国的国家财政艰难,欧佩克组织内部遭遇更进一步分化。
中国成油价暴跌的最大赢家
尽管这些不发达且腐败的欧佩克国家在这次油价下跌中惨败,有一个国家确是巨大的赢家,这个国家向这些欧佩克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的贷款,而这些贷款都是以石油作为抵押,无实际风险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很聪明地没有选择货币支付,而是选择了大宗商品实物支付,例如石油,铜或黄金。
以安哥拉为例: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安哥拉自2010年以来向中国借贷了250亿美元的债务,包括去年12月一笔50亿美元的贷款。
委内瑞拉:自2007年以来,通过石油换贷款计划,委内瑞拉获得了中国500亿美元的贷款,包括去年9月的一笔50亿美元贷款。
欧佩克最小的成员国厄瓜多尔,其国家石油公司2009年至2015年间从中国和泰国公司借贷了80亿美元,将以石油偿还。还有很多其他国家从中国获得了贷款,并承诺将以石油偿还这些贷款。
这对所有借了钱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这些国家不得不以三倍的数量偿还同一笔
贷款,偿还完贷款,这些国家就没有足够的原油来支持国家财政预算以及进行投资了。在不发达的欧佩克产油国疯狂生产以偿还债务时,发达的欧佩克产油国却明智的远离债务负担。
这一有趣的动态变化解释了两件事情:
首先,这就是欧佩克组织实际已经不复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因为沙特一直拒绝减产。这很简单,没有债务负担使得沙特可以将石油收入用于发展并加强自己在全球原油市场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却迫切希望达成减产协议以推高油价,以帮助他们获得投资和偿还债务。
第二,更重要的是,这解释了中国为什么突然拥有这么多的原油。这让中国众多炼油厂负荷超载。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改变中国上涨的进口动态。因为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中国原油进口激增与需求上涨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欧佩克产油国被迫向中国输入这么多的石油。
中国炼油能力接近瓶颈
事实是,如此大规模的原油运往中国,被储存在新加坡的油库中,因为中国无法处理这么多的石油。看似赚得盆满钵满,其实真是的情况是这样子吗?
大部分运往中国的原油都不是中国购买的,而是用于偿还中国借给其他国家的贷款。
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现在是否是在购买石油,或是他国偿还贷款而运到的免费石油,真正的关键在于中国实际的炼油能力。但是中国的炼油能力正在快速接近极限,因为炼油行业结构上的瓶颈以及油价。
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看中博弈利润的这种过程,更看重技巧上的超脱,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随波逐流。对投资(原油、铜、沥青、白银)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你久在投资市场苦战不胜,可找笔者促膝一谈,夜话交易心法,以求灌顶一悟。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添加晓金人V信:xjr405(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整理好心境,与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