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受美联储加息趋势影响,美元走强,相应的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截至5月底,人民币已经贬值1100多个基点。5月30日上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78元,而上周五中间价报6.5490元,大幅下调294基点,创2011年2月来最低。在人民币疲弱的背景下,“中国央行汇率市场化改革立场松动”“中国试图确认美联储加息进程”等误导性言论有所升温。
美联储加息预期是人民币贬值的最大原因
5月份人民币贬值压力再次显现。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贬值294个基点,创下5年来新低,本月以来累计跌幅达到1.49[%],为今年以来的最大月跌幅。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近来越来越强的加息信号很可能是导致人民币近期贬值压力激增的主要原因。美国东部时间27日13:15(北京时间28日2:15),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讲话期间表示,“如果数据改善,未来数月加息很可能是合适的。”话音刚落,市场对于近期美联储加息的预期随即飙升。而一旦美联储加息,将促使国际资金加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流出,而这就是近期人民币汇率重新出现贬值苗头的主要原因。
6月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两大事件美联储是否加息、英国是否脱欧即将来袭,大洋彼岸的风暴是否会让人民币承受骤然增大的贬值压力?有中国央行厉兵秣在守,市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驾驭人民币汇率的缰绳并不会“失控。
近年来人民币汇改一直没有停顿。比如,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做出重大改革。当年12月11日,CFETS、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推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通过这两项改革,对今年一季度的人民币汇率,央行认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小幅贬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
至于应对美联储可能的6月份加息,央行手中有一篮子的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市场完全不必担心。就如去年12月份美联储首次加息那样,在未有定论之前,市场“杯弓蛇影”,在加息确定之后,市场则坦然面对。
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正如央行在澄清说明中所说的那样: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说得更为明确,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寄语:
目前很多投资朋友都在关注现货原油、沥青、和铜等方面的理财投资;任何投资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出一番名堂出来。那么在投资的道路上,选择一个一路同行的老师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给不你了太多温暖,但有个词叫尽我所能。
来源:昊阳论金(微信号:hylj135)
作者:昊阳论金
声明:本文为昊阳论金原创文章,媒体和公众号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否则视作侵权。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