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聪爷霸金 官方微信:congye178(现货投资指导)
去年,省工商局直接抽检成品油859个批次,不合格65个批次,问题发现率为7.57[%]。汽柴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硫含量、抗爆指数、甲醛含量、闭口闪点等核心指标不达标。
社会加油站的问题发现率远远高于“两桶油”加油站。去年共抽检“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177个加油站477个批次,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抽检96个社会加油站200个批次,不合格48个批次,问题发现率为24[%]。
为加强流通领域成品油市场油品质量监管,长治市工商局于4-5月对长治市流通领域成品油市场油品质量进行了抽查检验。此次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抽检随机抽取设立于长治市辖区内的105个加油站,共抽取成品油样品207例,经检验,合格152例,合格率为73.4[%]。其中,车用汽油115例,合格86例,合格率为74.8[%];车用柴油92例,合格66例,合格率为71.7[%]。
中国用着高油价却加着低品质的油 不管是小型企业还是犹如中石化 中石油这样的大品牌都有不合格的情况
中国的“勾兑”汽油?
想说明白中国汽油的标号问题,就不得不从中国的汽油标号谈起。原油经过分馏提炼出来的汽油,由异辛烷和正庚烷两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异辛烷具有良好的燃烧性和抗爆性,而正庚烷却很不稳定,在大冲程发动机中容易产生爆震现象。因此炼油工程师要做的事,就是尽量提升异辛烷在汽油中所占的百分比。93号汽油,就是说该汽油中异辛烷所占百分比为93[%]。由于无法完全根除汽油中的正庚烷,因此不可能出现异辛烷含量高达100[%]的100号汽油,这就好比纯度再高的黄金也无法做到100[%]的纯度一样。
单独使用锰盐添加剂可在抗爆类比效果上,将汽油辛烷值提高2~3个标号,而锰盐添加剂一旦和乙醇(酒精)混合,在抗爆类比效果上,对于辛烷值标号的提升更是具有飞跃性的叠加效果,这一理论为“勾兑”高标号汽油提供了指导依据(也正是国内燃油生产商非常谙熟并发挥致极的)。
锰盐添加剂加上一点乙醇,既能让汽油在抗爆指数上达到较高的辛烷值,又能避免汽车动力性能的过分下降,且可满足“氧含量不大于2.7[%]”的国家标准。在国家标准中,这种汽油的生产方法被叫做“调和”。换句话说,现在中国汽车加注的都是“调和油”!
国内某燃油供应商认为国内燃油质量低的原因在于“工艺老化”。这种解释实属无稽之谈。因为自从汽油诞生的那一天起,汽油的分馏裂解生产工艺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苏联红军围困的德国坦克兵曾经用几个破油桶分馏高加索油田的原油,成功获取了宝贵的汽油。70年前几个德国兵用几个破油桶就能做到的事,现在的中国燃油生产企业却做不到!
汽油的多次分馏裂解工艺对于中国燃油生产企业来说,并非是不可为,而是不愿为也。国内三大燃油商不顾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一味追求自身利润,是导致中国汽油严重质量低下、而且价格还高得离谱的根本性原因。
中美汽油在生产工艺上的差异是巨大的:美国人生产不同标号的汽油严格采用了多次分馏裂解工艺——这类似解放前北京二锅头的生产工艺;而中国人生产汽油则采用一次分馏裂解工艺,一次分馏裂解后所获得的汽油添加不同的抗爆剂,便能“勾兑”出不同标号的汽油——这就好比现在中国白酒企业在原酒的基础上用食用酒精勾兑瓶装酒,尽管酒精度数一样,但口感是完全不同的。以前曾有美孚公司对中国汽油样本的辛烷值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中国最高标号的汽油其异辛烷含量仅有80[%]——换句话说,中国所有标号的汽油如果用美国人的“马达法”来测定,都应该被叫做80号汽油。只要在抗爆剂的添加上有所区别,80号辛烷值的汽油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抗爆指数高达“93号”和“97号”的汽油。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汽油绝不添加抗爆剂。我们不妨这样形容:美国人做菜也放盐,相比之下中国人做菜放的盐实在太多了!国内这种“大量放盐”的汽油生产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产量大,能够保证燃油生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至于会不会咸死人,从来不是国内燃油生产企业有兴趣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的优质汽油是提炼出来的,而中国的汽油是靠多种添加剂“勾兑”出来的。现货投资指导微信congye178,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