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石油战争的至关重要策略。尽管说去年国内五大储油基地似乎几近饱和,但储存石油的“药”不能停。油价的下跌严重打击了不少产油国经济,一些跟中国有贷款合同类的国家可谓是开足马力以更多的原油偿还中国债务。
沙特率先提出放弃“保价格”方针,转而实行“保份额”策略。根据市场需求,一方面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与美国页岩油,甚至欧佩克组织内部成员国争夺市场份额。
刚从战火中爬出来的伊拉克也不甘示弱,克服种种困难飞速提高产能,不断刷新生产和出口记录。伊朗则在解除制裁后拼命推销此前积累的存货。
在欧洲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亚洲市场成为全球各大产油国竞争的焦点。
打折优惠、满足条件,此前牛气哄哄的产油国大佬们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客户面前的姿态越来越低。而俄罗斯则利用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和原油品质好的资源优势努力经营东亚市场,中国山东省的地炼尤其青睐俄罗斯原油,利用低油价的时机进口原油、出口成品油,导致今年4月中国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了52[%],这就是为什么青岛港外会油轮密布了。
根据四月进口数据,中国三大主要石油供应国依次是俄罗斯、沙特以及安哥拉。
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大力开拓中国市场。不仅与中石油等企业签订了数亿吨的石油大单,大规模修建石油传输管线。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原油进口配额,俄罗斯还率先抢占地方独立炼油厂市场。凭借地方独立炼油厂的订单,俄罗斯已经多个月份对华原油出口超越沙特。
面对俄罗斯的竞争,沙特也不敢示弱,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沙特都是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商。
此前,为了阻止俄罗斯进一步蚕食中国市场,沙特近来开始增加对中国的原油运输,并且还愿意忍受低于市场的价格,宁愿亏钱也要维持沙特阿美公司在中国的地位。
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沙特和俄罗斯为了市场份额抢得“头破血流”或将意味着全球最大的两个产油国的产量只增不减。
纵观国际形势热潮,再论中国经济展望。油价自去年历史低点至今已反弹近80[%],目前国际油价强势上涨,上周三已经突破50美元关口,之后一直在此附近震荡。距6月2日的OPEC会议,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俄罗斯之间的竞争也已加剧,在国际石油市场转暖的情况下,无大利空或即是“利好”。本人在4月就强调今年油价必破60美元大关!
世界经济在任何震荡的时期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自去年油价(沥青)暴跌以来中国正全力抓住这次机会囤积石油。如今油价反弹,外媒发出呼声“中国这次赚大发了”。
专注与研究国际形势,以及金融现货市场动态分析与研究。纵观国际热潮,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适量的存款,固定的资产,闲余资金进行投资,搏取增值机会,对冲自己与下一代生存的压力。如果对投资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盈利不理想的朋友,获取更多国内外政策新闻,投资实时资讯、(原油、沥青、铜、白银)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欢迎添加交流微信wxjj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