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网上开始流行这样一个段子:房产交易中心,一拨人卖掉了房,准备进股市抄底,另一拔人,刚从股市中套现准备扫房子。两队人马擦身而过,暗中各自默默说了一个词:SB...
笑过之后,你不得不感慨,这可能是人们对于房地产态度的最真实写照。
房地产这股疯狂的加杠杆炒作,肇始于那些给钱就站台的财经评论员、地产专家们。他们在站台时,配合资产荒而说“在人民币购买力不可遏制下降的复杂格局下,要把购买力配置到中国一线城市,中国城市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后一个安全点”。甚至有站台客称,“没有一座城市因高房价衰落”。说什么“大城市是经济危机的最后一个安全点”。笔者老齐论金,V信,haohan1618.
泡沫破灭将经济危机及金融危机,谨慎对之!
想当初,杠杆牛市进入癫狂状态,卖方分析师“站在牛头上”鼓励卖房炒股,向万点进军。有人说台湾当年牛市指数涨了十几倍,我们现在才涨一倍多,还早得很,号召要“重仓赌国运”、满仓赢未来。鼓励融资炒股、卖房炒股。那真是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买什么涨什么,人人都是股神。监管层不断警告,一些上市公司靠“讲故事”做市值管理,停牌编“热点题材”来“搞事”,所谓市值管理就是连手拉抬股价,市场结构性泡沫毋庸疑置。市场无节制地单边上涨,“全都醉了”,最终所有沉迷其中的人都付出了梦魇般代价。
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果再这样疯涨下去,很多神话都是编故事的鬼话,突然逆转的尾部风险爆发越来越是大概率事件,一个偶发性因素就可能造成恐慌性离场的*件。
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市场癫狂时,有人喜欢把市场过热上升到“国家牛市”高度,绑架政府让国家为市场背书,这更加危险。无论是当年的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著名的郁金香泡沫,都曾是著名的“国家牛市”,最终的结果也是全民陷入投机狂潮,引爆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泡沫破裂的一条重要经济法则是货币泛滥和杠杆失控带来的自我麻痹心理。多个市场的教训警示我们,当泡沫根植于巨大的杠杆基础之上时,泡沫一旦破裂将给整个系统带来毁灭性打击。
中国经济不受控制,如果规避风险?
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普遍的自利语境下,经常听到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的声音说,中国和当年的日本、美国的情况都不一样,这是自欺欺人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伟大的国家”是通过钢筋混凝土的堆积“做大做强房地产”来实现的,也不存在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可以回避基本的经济规律。
市场癫狂时,好在还有清醒的、懂经济学常识的主政者,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很快就戳穿这马屁精的话,他在公开场合驳斥这种胡侃瞎掰:“别以为地价高了赚钱,政府收入高了就是好事”,“工商企业营商成本过高,导致经济萧条,无法良性运作,人气都转到了房产泡沫上去,而不务实业,最后毁了这座城市,后果很严重。”
深圳、上海等城市最近都在排查首付贷等超级杠杆工具,启动降杠杆防风险的工作,但仍有一些部委和大城市的主官还在为高房价有理论喝彩,这是非常危险的。
市场狂热时,深陷其间的媒体、专家学者和分析师们都鼓动你:“这次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都不一样”,向你保证“这次与众不同”,这种“广泛的共识”和“一致性行动”往往意味着严重的危机的来临。所以,每当你听到人们说“一个新时代将要来临时”,就应该要警惕了,历史的教训一再证明,这往往是非理性疯狂的沸点。
新时代来临,也就表明新经济也将登上历史舞台!
新经济也在登上历史舞台,我们所里面研究的是7+X的新经济,比如说工业4.0,第六产业,原材料革命,生命经济革命,体验经济革命,物联网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下一波的泡沫可能是新经济。
因为当经济处于低潮的时候许多企业的价格很便宜,包括人才的价格也很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投资的机会。在经济下跌的时候传统的理论解释不了,社会弥漫着一种叛逆的情绪、创新的情绪、摆脱问题依赖的情绪,在这个时候社会创新就带来了拉高的势头,许多金融资本纷纷投入。
最终科学技术是有规律的,90[%]以上是要失败的,这些失败就蒸发了过剩的货币,所以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但是真正留下来的人踏着他们的尸首往前走,二轮融资、三轮融资就是这么出来的。
最后讲两点:第一点,今天金融世界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由内心的魔决定的,而这个魔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什么国家都逃不过。人类对自己原罪的忏悔和反省也不会停步,所以社会一直在往前走。另外,从中长期角度看,我们国家的改革仍有很大空间,好多东西还没有释放,呈螺旋式上升的那些历史使命,虽然处理了这些问题,但可能就怠慢了我们的企业家,而我们企业家也要将眼光投向世界,在下一年代完成中国新的商业文明的建设。
注明:此文有老齐论金本人撰写,如有雷同纯属抄袭,如有发现必将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