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雅:5.25API原油库存跌幅超预期日内原油沥青后势行情空单解套
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年轻不为梦想买单,老了拿什么话说当年,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很多人的悲伤只是希望展示给大家看自己很悲伤。其实这世上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另外一个人的悲伤的,比如你错过行情后的无奈,止盈单子之后的喜悦,学会自我享受,懂得暗自疗伤!老师只能是你的一个引路人,你总得有自己出师的那一天,永远靠着别人给你喊着单子做的人,你永远也无法成长。
【原油沥青为何暴跌?】
1、北京时间5月25日清晨4:30发布美国石油协会(API)发布的数据显现,5月20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巨幅减少514万桶至5.368亿桶,路透调查的剖析师预期减少250万桶,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两倍。
2、两伊“联手出击”,油价顶住美元压力探底回升
周二国际油价探底回升,一度因美元走强下跌近1[%],不过因伊拉克和伊朗均传来利好消息,油价由跌转升,美原油7月期货最高触及48.4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7月期货最高触及48.58美元/桶,此外,油价还受库存下降的预期的支撑。
伊拉克驻欧佩克担任人Alamri周二表示,受天气和停电影响,伊拉克5月原油出口量有所降落。
伊朗官员周二亦表示,伊朗重回国际油市之后的原油出口量低于此前预期。自2月份以来油市供需不均衡情况曾经减少。伊朗恢复了30万-50万桶/天的产量,缺乏以影响市场。
3、因高速公路新建和现有道路设备改善,印度交通燃料需求飙升,2016年印度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一季度印度需求增长50万桶/日,估计2016年增长40.8万桶/日,2017年增长36万桶/日;印度原油需求不应遭到低估,由于该要素将令油市以远快于预期的速度收紧。
李暮雅总结:伊朗原油出口大幅减少,印度原油需求大增,招致原油沥青一路暴跌,暮雅温馨提示各位投资者,日内操作倡议逢低做多为主,慎重空单,严厉带好止损!!
【李暮雅-原油沥青技术面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
如果按照周初的走势,沥青都是偏弱一点,但是昨天试探下方阻力没破,美盘时段反弹收复前面的跌幅,日线上收大阳,加上今天API利多,沥青高开。四小时方面连续四连阳,RSI勾头向上,各均线指标支撑上行,日内操作激进者可以去博一个跳空高开弥补缺口的机会。稳健者以下方支撑来做多。
保利沥青日内操作建议:
建议一:上方2370-2380空,止损30个点,目标2350;
建议二:下方2330附近多,止损30个点,目标2350-2370
建议三:实力喊单群:209-33111-2验证0624必填
【李暮雅-原油沥青空单解套】
市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翻转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让我们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看看这一个月这么多的利多因素,虽然是顺势做单,都是看涨的,也都知道,但是行情总是让你琢磨不透,说是涨吧,单子刚刚做进去就跌了,结果到了止损点,心里慌了,刚刚损了TM的就涨上去了,什么支撑位,什么阻力位都是屁,数据消息一下来,让你欲罢不能左右不能自理完全不知所措了。这就是市场但来的心里战,亏损了不可怕,心态一定要稳住。昨夜原有的一波暴涨,肯定又有不少顾客头疼了,下面暮雅简单来讲下关于套单的问题:
下面李暮雅老师给出一些平常套单情况和对于套牢之后,投资者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对方式和解救方法:
1、假如您被套牢的资金不是太严重,您可以适当的选择利用上涨逢高减少仓位,或者反弹解套。
2、高位套牢的投资者,也可以作出逢高部分减仓的操作,这样在下一波的行情当中可以占据心理和资金上的主动。
3、如果所买入处在中位,可以依据当时的情况暂时观望,以求得解套离场或者逢高减仓降低损失。
4、如果所买入处在低位,则不必急于止损,应该在所买入下跌企稳之后,在重要的支撑位敢于低位补仓,摊薄成本,在接下来的反弹行情中将高位套牢的仓位一同救出来。
5、倘若趋势的处于上涨,大可不必要止损,只要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则自然会解套,甚至还会有较大盈利的可能。
6、如果所买入处在平衡震荡趋势中,无需立即止损,只需要耐心等待进入震荡循环高位,一解套或者损失很小的时候,毋须贪恋立刻退出。
7、如果所买入处在下跌趋势,一旦确认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应该立即止损,绝对不能抱有幻想的存在。任何的迟疑和犹豫,都可能使投资者没有路可退。
很多人为什么会亏损,除了老师实力外再者就是自己的贪心,明知道这个单子方向反了,非要一直扛着,最后身心与资金都收打击。本来如果投资者的期望是,赚一点就出了,那么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亏一点就损了这样的打算呢?因为在这个市场,如需详细指导网搜李暮雅即可联系笔者,投资者永远都只看得到好的一面,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投机市场,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如果你跟自己过不去,那么你无法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你一直想着成功,但殊不知成功需要失败来铺垫。所以只要在这个市场上就要相信你可以赚回来的,都是凡人,他人能赚钱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