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也挺有意思,从年初的资产漏损、避险到二季度的漏气皮球得到修补,再到供给侧改革与新经济路线的争执不下,最后到近期的联储再次强化预期管理,市场焦点在内、外部环境下频繁切换,投资者预期折返跑,从券商发布的研报频次来看,市场预期有再度转向外部的趋势。
搏财添金认为,和此前的美联储缩表结合起来看,美联储现阶段考虑的重点根本就不在加息上,而是美元汇率的预期管理,预期管理现阶段看比是否加息显得更为必要。就此,投资者可以参看美元指数3月份第三周(18日)——第四周(28日)美指走势,当前美元走势格局和彼时类似。
当前环境下,市场再次将目光转向远端流动性并无奇怪。简单说,新兴市场暂稳,中国经济一季度补瘡后硬着陆风险解除,欧、日经济在货币政策看似“黔驴技穷”的背景下实则正迎来曙光。
山姆大势的后顾之忧似要解除了?错,正好相反。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提到,市场所期待的此前3月份G20财长、央行会议上锁达成的政策调和即使真有,可能也只是暂时的,这一点,从刚刚结束的G7会议上日、美政策裂痕加大看得很清楚了——日方认为日元升值过猛,不利于日经济加速复苏,而美方则完全不顾“盟友情面”,警告日方不要干预汇率。
广场协议的阴魂萦绕,政策鸿沟难平,最后一个从天花板上摔下来的,一定是死的最惨的那一个。
这点上,日元可能就没有人民币那么幸运了,人民币的苦头已经吃在了前面,现在的压力小了很多,而日央行由于一意孤行,提前打完了*,这一点被山姆大叔看透,美警告无外乎只是缓兵之计,撤是必然的,如何优雅地撤则是一门艺术,这中间,美元的预期管理就成为了不二选择,美联储这方面的高超技艺不必怀疑。
因而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有多少理由期待美元会“更加靓丽”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美联储加息又会是多大的事儿呢?
如果明确了这个大前提,我们再来看看该如何理解美联储官员本周集体放话,本质上仍是预期管理。预期管理的目的是美货币当局并不希望市场4月份之后的乐观预期“走得太远”,更不希望市场真的相信存在某种政策默契,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加息的预期不能灭,这和加息本身似乎是两码事。
再往远一点说,这是否有意味着美加息周期提前结束的软着陆呢?
我们此前也提醒过大家,当前对美货币紧缩周期的预判都是在没有考虑美大选潜在结果的前提下进行的。美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轻货币、重贸易”的政策思路现阶段已开始变得清晰,如果届时胜选,大概率会对美联储的紧缩思路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这并不是远在天边的事。
回到策略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近期较多券商分析猜测到底是6月加呢还是7月加,言下之意,投资者届时要当心了市场可能迎来冲击,背后的逻辑其实依旧是今年一季度的照葫芦画瓢,人民币漏气,资产价格塌陷。
历史会重演吗?
重申此前的观点,美联储继续讲鬼故事的边际效应大概率递减,即使全球市场再度翻船,风暴源也不会是中国。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国内的环境较一季度发生了转变,在明确降杠杆和消减债务风险的系列措施后,房地产、基建环比降温成为必然,经济运行将呈现“低位蛰伏”的态势,权威人士极具前瞻性地在5月初“预防扎针”,政策深度介入市场预期,这将相当程度限制商品和股、汇市之间风险的叠加传导,供给侧改革“久久为功、绵绵发力”可以继续作为风险隔离墙的有效性来观察。基于此,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
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崇尚综合分析法,集多种分析方法于一身,不必拘泥于形式,抛开一切束缚,方可挥洒自如。逆从众心理,善于把握拿捏投资者心理,以心态判断,技术分析相结合为一体。搏财添金 (微信:BCTJ666 QQ:4432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