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以来,油价持续低迷,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产油国造成沉重经济打击,但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却屡传佳音,不是的就达成一个能源合作大单,甚至传言我国油企要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中俄能源合作真的如表面那样“如胶似漆”吗?
我国在能源方面有大量的进口需求,而俄罗斯主要靠能源出口支撑经济,可谓是各取所需,但是介于历史教训和各方面考虑,我国一直对给俄罗斯进行大规模融资保持谨慎态度。而且我国的能源进口正呈现多元化发展,相较于收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是俄罗斯更需要我们。
就在前不久,中国两家银行向面临困境的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发放了120亿美元的贷款,促成俄罗斯企业史上最大的融资项目。而在年初,该公司向中国“丝路基金”出售了其位于北极的液化天然气开发项目9.9[%]的股份,这些资金对于俄企来说堪称雪中送炭,有力的支撑俄罗斯度过"经济寒冬“。
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让俄罗斯意识到其市场的单一性,所以俄罗斯试图通过对亚洲市场实施船运天然气出口,来降低对传统欧洲市场的依赖。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可以以此来抗衡美欧的经济制裁,给美国添堵。
但是俄罗斯将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策略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中俄两国之间近几次的大型能源合作,可能只是例外。在俄罗斯经济受制于西方制裁的情况下,除了这几单交易,中国并没有趁此机会大举进军俄罗斯市场,也没有全部满足俄罗斯的资金需求。归根结底,可能是中国资本缺乏与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合作的经验,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的管理,也或许是中国资本并不远为此交恶与西方国家。
虽然我国对西方制裁俄罗斯持反对太多,但中国资本还是不愿去触犯制裁规定,所以在近两年里,尽管俄罗斯希望在我国和亚洲市场寻求更多的资本,但结果是没有一家俄罗斯公司能够成功在我国交易所进行债券融资。
“丝路基金”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工具,并没有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操作,而为俄罗斯提供贷款的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并没有敞口。
丰富的能源让俄罗斯渴望与能源需求巨大的中国达成合作,但就资金投入来说,似乎有那么些“不尽人意”,加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缩减,关键是有了更多的能源进口渠道,能够充分满足中国今后几年的发展需求。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油价持续低迷的请款下,更多的是俄罗斯对中国的需求。
(现货原油指导分析师 微/ 信;jjy543212345)
一个人如果光是肯吃苦就能获得成功,那么最有钱的应该是农民和农民工,如果光靠埋头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那么满大街打工者都是成功人士。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所以要成功首先要选对方向把握机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再加上努力才会成功。找对良师会智慧一生,找对行业会成就一生!找对平台会辉煌一生!选择比努力重要!眼光比能力更重要! 寄语——— 你刚好需要,而我刚好专业;你将信任托付与我,我将责任铭记于心。每天的行情,不约而至,涨涨跌跌,有太多的利润总是与我们擦肩而过,寒来暑往,这就是这个市场的魅力所在。激情重在重复上演,守住心中的那份清明,成为一种风度,宁静而致远,淡定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