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点金:惊人低价储备石油这件事,美日做得中国就做不得?
趁着石油价格低迷,世界各大储油国都纷纷“买买买”“存存存”,抓紧时机增加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
这本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正常之举,然而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中国以惊人低价储备石油”,并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关注。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每天转运78.7万桶原油用于战略储备。尽管中国在努力储油,但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1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跟美日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美国:盐穴藏油好处多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美国石油库存数据,截止到今年2月,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达到6.951亿桶。今年以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一直位于6.95亿桶以上的高位。
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称,美国原油进口量已较2015年5月初触及的20年低点上升了20[%],至每天800万桶。据分析,尽管美国的储存能力已用去大约2/3,但还可以储存1亿桶左右的石油。
美国的石油储备以国家战略储备为主,主要采用地下盐穴储存方式。单个储油库所包含的洞穴数从6个到22个不等。美国石油储备比较集中,主要储存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5个地方,总存储能力7.5亿桶。
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选择这些地点首先是因为安全性高。美国的战略石油均储藏在地下610米至1200多米深的巨型盐洞中,可以防御任何人为和战争的破坏;其次是运输方便,这些地区有利于石油通过海上运输线迅速运抵美国各地;第三是加工方便,储存地点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加工基地;最后是储藏成本低,据计算,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的地下盐层利用先打深井、再注水溶化盐层形成地下洞穴的方式储油,每桶成本只有1.5美元。
日本:国家公司都有责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石油基本依赖进口。因此,日本对于原油储备尤为重视。
据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简称JOGMEC)介绍,日本的石油储备分为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大渠道。国家储备就是作为国家的直辖事业实施的石油储备,在日本拥有8家公司和10个储油基地;民间储备则是民营石油公司依据法律必须实施的石油储备,在日本主要是2家民间公司的2个石油基地在进行储备。
日本国家储备在日本全国10个地方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及从民间石油公司租借的油罐中,储备了大约4782万千升(约合2.97亿桶)的原油。日本民间大约储备了3288万千升(约合2.04亿桶)原油。据估计,假如日本石油进口中断,这些原油能维持197天。
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及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因此日本不能像大陆国家一样只在国土上修建油库,而是采用多种方式储藏石油。比如修建地下岩洞油库或者半地下储油罐,还有在海岛附近的海面上修建海上储油基地等。
资料图: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日本第一个石油储备基地,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储备。
中国:三期计划正建设
尽管中国也在加快石油进口与储备,但目前主要受制于石油贮备能力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能源与产业经济专家万军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现有的石油储备基础设施处于“饱和”状态,只有新建石油储备设施才能满足需求。
国务院于2004年正式启动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分三期建设石油储备设施。计划2020年以前,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至2015年年中,共建成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其中,地面库7个,分别位于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和天津;地下库1个,位于黄岛。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库容,可储备原油2610万吨(约合1.9亿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环球时报》表示,目前中国已有相当于50-6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林伯强称,石油关乎国家安全,即使油价再高,也必须储备。如果中国能利用好当前的低油价,“将储量提升至100天的标准,中国将可以省下1000亿美元。”
针对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中国以惊人低价储备石油”,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在本报撰文指出,中国低价储备石油,没有什么错。
“在中国港口停驻的超级油轮数量是16个月来最多的。而且还有83艘超级油轮正在驶往中国的航路上,它们可运载1.66亿桶原油”,彭元正认为外媒的这种描述炒作意味较浓。
首先,中国搞石油储备,是必然要遵循的市场法则。中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国内石油消费量还将不断攀升,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继续提高,石油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
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遏制战略,在我国周边建立军事基地,力图控制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基地和通道,我国存在石油进口突然中断的巨大风险。因此,国家必须要搞石油储备。
其次,目前中国石油储备,无论从“模式”上论,还是从“量”上看,离先进发达国家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美国早就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的法律制度,并实行的是政府独家储备型,资源集中控制,且监管比较容易,应对突发危机反应速度快、力度大;英国的石油储备采取的是企业分散储备型,充分利用企业储存设施、技术和管理经验,效率高、成本低。除此之外,日法德等国也有成熟的石油储备制度和模式。
但中国石油储备的步伐异常步履蹒跚。中国真正开始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起步于2004年。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一、二期石油储备工程项目相继竣工并开始储油,总库容大约4000万立方米左右。现在开始筹建第三期工程还没有竣工,其原油总库容也就是3000多万立方米左右。仅根据截止到2010年底的数据,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才达到1.78亿桶(2428万吨),相当于2010年36天原油净进口量或20天国内消费量。国际能源署和美英法德等国家把相当于上年90天以上的进口量确定为应急储备“标准”,与之相比,我国还差54天的储备量。中国现在的石油战略储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差距非常大。
第三,中国现如今石油企业的做法,与“储备”这个“政治”话题没有必然联系。
面对少见的低油价市场,企业有其所遵循的生存之道,既然原油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疲软,那就要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思路。现如今的中国石油企业和国外的一些石油企业一样,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说话,采取适当减产和优化结构的提质增效举措,既应对市场的被动局面,又保证国内石油市场的稳定。至于石油企业内部采取员工减薪、转产分流等措施,那完全是企业的市场化觉悟和行为,没有必要与“政治”“储备”联系得那么紧密。当然,中国石油企业这么做了,为此也承担了巨额的亏损,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整个石油企业约亏损几十亿美元。
中国政府也在极力维护国内外经济秩序的稳定,没有过度地放宽石油进口的规定,更不存在让“茶壶炼厂”进口更多原油而“扰乱世界经济秩序”的情况。相信中国政府过去会这样做,现在和将来也会这样继续做下去。
天安寄语:原油投资如何降低风险,获利出场是一个需要修炼的过程。在这个战场每天有人满兴而来,也有人败兴而归。要想赢心态是你的心脉,不急功近利,心静如水,勿忘初心,别让心情影响你的操作。更多操作策略关注官方V信:tianandj 扣扣 157337995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