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名属地产大鳄李嘉诚的长和国际实业跌42[%],报0.33港元,成交量2.877亿股,成交额9387万港元,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
长和国际17日更改公司名称,18日发布了有关潜在收购事项之谅解备忘录,谅解备忘录提到,“董事局欣然宣布,于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七日(交易时段后),本公司与卖方就潜在收购事项订立一份无法律约束力之备忘录。
李嘉诚
据此,本公司拟收购而卖方拟出售其于项目公司将持有权益之附属公司的若干股份,此后,本公司将拥有项目公司不少于40[%]之权益。董事局谨此强调,于本公布日期,卖方与本公司尚未就潜在收购事项订立任何具约束力之协议。
因此,潜在收购事项未必会进行。倘潜在收购事项落实进行,根据上市规则第14章,可能构成本公司之须予公布交易。股东及投资者于买卖本公司证券时,务请审慎行事。本公司将于适当时候遵照上市规则就潜在收购事项另行刊发公布。”
李泽钜
5月13日长和集团在香港召开股东大会,李嘉诚因突患肠胃炎,未能出席。李嘉诚长子、长和集团副主席李泽钜解释称,李嘉诚可能因为吃错东西,导致肠胃炎,现在在家休息,休息几日就能康复,没有大问题。
在这次股东大会上,有小股东提议:李嘉诚退休前,在长江大厦设置舞台,让小股东可以轮流和李嘉诚合影。李泽钜回应,他才请了一日病假,你就让他退休,他是最好的雇员。
李嘉诚也许真的不能请病假,自五月份以来,长实地产市值下降了接近15[%],市值缩水超过320亿港元;长和市值缩水超过90亿元,创下去年世纪大重组以来的新低。加上电能实业、长江基建等超人旗下公司,各旗舰公司5月以来市值损失接近450亿。
18日长和国际实业股价再度重挫,“超人”旗下公司市值将进一步缩水。
李嘉诚
一生勤勉年近九十仍力撑世纪大重组
李嘉诚一生勤勉,年近九十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2015年,李嘉诚一系列的重组拆分令人眼花缭乱,2015年1月9日,长实及和记黄埔宣布重组,并创立两间新的上市公司,分别为长和及长实地产。
前者接手两个集团所有非房地产业务,而后者则合并两个集团的房地产业务。随后长实地产与长和分别上市。
长江实业集团
完成对长和的世纪重组之后,步伐依然未能停歇,高强度的工作还在继续。2015年9月长江基建提议将长江基建与电能实业合并,但电能实业在随后的股东大会上否决了这一项达124亿美元的收购提议。
但这位耄耋老人在一如既往勤勉工作之余,似乎面临着过去几十年都不曾有过的巨大质疑声。2013年3月底,和黄集团旗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爆发严重罢工潮,工人不满15年来工资有减无增,要求加薪两成。
李嘉诚
此外部分香港人将香港高房价也归因于李嘉诚,认为李嘉诚旗下公司对香港的天然气、水、电力、港口、零售业等几乎形成了垄断,甚至将香港称为“李家城”。
无论是毁是赞,摆在香港面前一个冷酷的现实是:当世界各地都在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增长力时,过去几十年香港首富没有换过人,新产业也未兴起。
香港
耄耋之年移师欧洲后超人时代香港何去何从?
这几年李嘉诚的屡次重组,其实核心在于将资产布局进一步向欧洲倾斜。加上近年在内地的一系列资产出售以及在欧洲的大手笔并购,目前李嘉诚旗下资产已经更多集中于欧洲尤其是英国。
石诚翻查了相关报表,发现:长和2015年的收益46[%]的收益来自于欧洲,9[%]来自加拿大,13[%]来自亚洲、澳洲及其他地方,而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收益总和仅为26[%]。2015年电能实业年报显示:盈利63[%]来自英国,11[%]来自澳洲;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的盈利贡献仅为22[%]。
长江基建集团
近两年,李嘉诚旗下的各大公司在欧洲收购的步伐都不慢。2015年4月长江基建与长和完成收购EversholtRailGroup。该公司是英国三大铁路车辆租赁公司之一,交易的价值为25亿英镑,这是长江基建首度涉足英国交通基建行业。
2015年第四季度,长江基建的业务版图伸展至葡萄牙,长江基建与电能实业收购葡萄牙风力发电公司S.A.。该项交易价值为9.78亿欧元。
李嘉诚
2015年长和还收购荷兰Diex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网络全部50家店铺,收购Mcwilliam旗下三个位于澳洲的葡萄园,与英国公司达成收购O2UK达成协议,旗下欧洲3集团也持续加大对欧洲的投入。
如何布局旗下产业,李嘉诚自然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勤勉一生的超人总有退休的那一天。
笔者金融分析师:专注研究金融市场动态分析,以及现货市场研究。投资追求稳健长期收益,需要合理控制分析,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收益扩大化。适量的存款,固定的资产,闲余资金操作现货之类的投资,搏取增值的机会。如果对投资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盈利不理想的朋友,获取更多国内外政策新闻,投资实时资讯、(原油、沥青、铜、白银)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欢迎添加微信号:mus85748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