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个月,由于要削减成本,这一趋势将会恶化。中国产量下降,加上美国页岩油产量走低,随着全球需求继续触及历史高点,到2016年底,将会令石油市场恢复平衡。”
中国精炼厂需求创纪录,而其国内原油产量大跌,这正在为全球石油市场的收紧做贡献,帮助其从供应过量中复苏。4月,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中国的产量创出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跌至14个月以来的新低。同时,炼厂需求达到每天1093万桶,创纪录。产量的下降“将有助于市场恢复平衡,并且有利于油价”。
中国不断地增加进口量来满足创纪录的炼油需求。4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较此前一个月上升3.2[%],接近2月份触及的纪录高点。过去两年,在全球石油供应过量的背景下,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累计下跌了超过50[%]。伦敦时间14:37,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上涨3.1[%],报49.33美元/桶。
当美元疲软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倾向于走高,新兴市场货币也会走强。摩根士丹利的欧洲股市策略主管塞克称,今年汇率是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他认为,如果美元开始上涨,全球的风险偏好将降温。目前难以确认旧经济的过剩产能已经被近期的价格复苏消化了,因此近期美股的涨势可能会很快消退。
虽然美股最近几个月的表现相对平稳,衡量股市隐含波动率的“恐慌指数”也在年内低点徘徊。不过,海外的部分分析师认为,在这平静的背后,风暴或正在酝酿。美银美林的股票策略师吉尔·凯里·豪尔和萨维塔·萨布拉马尼安指出,该行客户已连续15个星期都在净卖出美国股票,这成为该行从2008年开始追踪这项数据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随着风险偏好的降温,大宗商品市场也在5月的首周结束了“高温模式”,并且迅速“变脸”。原油、铜、铁矿石作为大宗商品的风向标商品,其价格已经开始回调,这三类商品的表现基本改变了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先前上涨的基调,大宗商品将在5月上旬开启下跌周期。其中,原油在达到50美元天花板位置前或仍有走高机会。
5月首周大宗商品市场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变脸”,一是因为前期暴涨的商品开始回归理性,陷入回调;二是原油走跌直接拖累了现货市场;三是期货市场降温,属于黑色板块的商品暴跌,带动化工、有色、农产品(13.50 +0.60[%],买入)等板块的商品集体重挫;四是市场逐渐进入淡季。
寄语: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掌握住好的投资理念,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交易输赢的多少上。更不要指望交易中一定会这样或者那样,市场是不会遵循你的意愿做出改变的,所以大家要懂得我们所要寻求的是对事实的深思熟虑,而不是捕风捉影。笔者薇信:cljs16988(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