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石油部门高级官员上周五表示,国际石油企业向该国政府发出警告,如果伊拉克政府坚持大幅削减今年的支出,那么伊拉克的石油增产项目将被推迟。国际油企协助伊拉克开发大规模油田,实际上扮演着类似油田服务公司的角色,他们每年必须与政府结算支出。这些公司会获得现有油田所产原油作为回报。油价高于100美元/桶时,相关协议进展顺利。但自从油价暴跌至40美元/桶,伊拉克就难以提供足够的原油来回报这些油企的投资了。伊拉克严重依赖石油收入,同时,其在北部与西部的省份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随着财政趋紧,伊拉克已连续第二年要求外国油企控制开发石油资源的预算,但双方迄今未能就支出水平达成一致。(关注时事要闻,洞察经济态势,更多投资交流添加微信:ashxyjj,沥青、原油、铜每日行情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即将卸任的伊拉克石油部长迈赫迪(AdelAbdulMahdi)曾于2月份表示,经过复杂的协商,2016年外国油企开发成本的预算已从230亿美元下调至略高于90亿美元。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内部产量增长最快的成员国之一。如果国际油企业真无法与伊拉克政府就投资预算达成协议的话,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势必将收到较大的影响。这将加剧国际油市近期遭遇的石油供应中断。
对于沙特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沙特能否保持其在OPEC中的原油产量“老大”的位子。对于沙特所说的如果“想要”就可以让产量达到1150万桶/天、1200万桶/天甚至2000万桶/天的说法,最严峻的考验将会在夏天来临,到时沙特的石油需求会大涨。(关注时事要闻,洞察经济态势,更多投资交流添加微信:ashxyjj,沥青、原油、铜每日行情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副总裁SergeiAndronov上个月曾表示,该公司到2018年1月1日将做好准备,通过中国和俄国之间的石油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3000万吨石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2013年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价值2700亿美元的协议,在25年之内向其供应约3.6亿吨原油。
最近大宗商品走出了一轮强势,那是新兴市场喘定和美元升势受挫后流动性驱动的。从中国的去产能到人民币汇率趋稳,严重超卖的大宗商品都应该受惠,补库存也是短期拉动钢价的动力。但是目前笔者没有看到终端需求有明显的改善,缺少终端需求的价格升势也难持久。大宗商品的下行周期一般有5-7年的过程,去产能的过程仍将继续,需求复苏暂无可期。现货原油市场也不断被国际油价的波动而影响,盈利不是靠运气,选择大于努力!(关注时事要闻,洞察经济态势,更多投资交流添加微信:ashxyjj,沥青、原油、铜每日行情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