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欣理金、微信:304794759(原油指导)
最近几年,电视屏幕上抗日神剧层出不穷,手撕鬼子,石头砸飞机……等等奇葩桥段五花八门,一时间屏幕上看到的都是日军根本不堪一击,抗战勇士随手就能干掉十个八个,横店影视城更是成鬼子尸横遍野的地方。
历史上的鬼子难道真就这么不经打?答案显然是否定,要不然怎么抗战从九一八算起要打整整十四年,而更为让中国人不堪的是,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按照比较客观的说法,击毙的日军约40万人,仅占日军在二战中战死总数185万人的21.6[%]。而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在中国战场向中国军队投降的约为105万人,占日军投降总数720万的14.58[%],就是算上在东北向苏军投降的68万关东军,在中国总共也只有173万,仅占投降总数的24[%]。
在抗战中,日军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成建制部队的整体战斗力,都远远超过中国军队。30年代,日本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几乎每个普通士兵都能掌握多种武器的使用,能明确领会指挥官的作战意图,战后不少普通日军士兵的回忆录中都能见到手绘的地图或战场示意图,而当时中国军队不少军级师级单位的参谋都画不出这样水平的地图。
在一般情况下,中国军队和日军在野战情况下,至少需要10:1的兵力对比,也就是说日军一个大队(相当于营,约600人)至少需要中国军队一个师(当时中国军队一个师约7000人)来应战。而日军在制定作战计划,也基本是按照一个日军士兵对十个中国士兵的比例来制定作战计划。即便是在10:1的兵力对比下,中国军队和日军的伤亡交换比也至少要3:1,基本都是要达到5:1。这种情况直到战争后期,随着日军早期精锐兵员的逐渐消耗,兵员补充日益枯竭,征兵标准一再降低,补充兵员素质也随之大幅下降,这才导致日军战斗力在战争后期有所下滑。
以抗战初期两场比较著名的战役来看下日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悍。
第一,淞沪会战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第一阶段是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投入了两个最精锐的德械师——第87师、第88师(后来又增加了第36师),毫无疑问,这三个师是当时中国军队装备最精良训练最有素的头号王牌,另外还配属两个装备当时中国口径最大性能最先进的德制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团(炮兵第10团和第14团),就是这样的精兵强将,三个师约3万人围攻日军在上海的3000名海军陆战队,就是算上日军在上海侨民中紧急动员的退役军人,总兵力也不过4000人。就是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整整十天中国军队都没能取得重大突破。
而在整个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75万人,伤亡约25万;日军则投入约25万人,伤亡约5万。
第二,平型关伏击战
八路军选择的伏击地点是一处地势险峻的谷地乔沟,全长约4公里,沟深十多米到几十米不等,沟底有条在古代驿道基础上修建的公路,宽不过三五米,仅能容一辆卡车单行,公路两侧是刀削似的危崖绝壁,再上面是比较平缓的沟岸。有点类似于一线天的地形,乔沟路北山高坡陡,极难攀登,路南山低坡缓,易于出击。绝对是最理想的伏击地点。八路军115师伏击部队在从平型关到东河南镇约十多里的东南山地上,呈一字长蛇阵展开了三个团;还有一个团为预备队,总共四个团约1万人。另有一个团又一个骑兵营作为阻援部队,以保障主力的作战。
当时有两路日军相向而行,几乎同时进入了伏击圈。一路日军约有辎重兵200人,战斗兵60人以及朝鲜输卒(也就是夫役)200人,总共约460人。另一路是汽车运输部队,汽车队人员约400人,车上还有一些后送的伤员以及看护兵,约500人,共约1000人。两路日军合计约1500人。战斗开始后,约有200名日军逃脱,1300人被歼,而八路军伤亡也要达到1000人。在地形如此有利,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双方的伤亡交换比依然几乎要达到1:1,而且还要看到,参战的八路军都是刚经过长征的百战雄兵,日军中真正的战斗兵只有60人!其他都是后勤辎重兵、后送的伤员和看护兵,如果是1300名战斗兵,情况可能还要困难得多,由此日军战斗力之强悍,可见一斑。
对于侨段奇葩到无语的抗日神剧,实在不知道编导到底是要给观众怎样的感受,是通过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还是居心叵测地忽悠观众,来一贴精神*?文/佳欣理金、微信:304794759(原油指导)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佳欣可以在这残酷而无情的行情战场上,做你们的“英雄”,也可以带大家领略和享受幸福而美好的生活,而幸福美好生活源于殷实的经济基础!希望大家跟佳欣理金(微信:304794759)一起,把握利润!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