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金程所志/原创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句在中国连小学生都能背出来的一句谚语,周四(5月12日)据外媒报道,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交通建设投入5万亿元人民币,表明中国政府对保持经济的决心。
在任何国家,都把高速公路、铁路、国家公路当成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中国,改革开放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铁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规模的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有效地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其设施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又能刺激那些需要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及居民的消费,有力地刺激国内需求。据有关专家分析计算,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乘数约为2.63,最终累计社会总产乘数约为7.0,即如果增加100亿元公路投资,最终将带动社会总产出700亿元,可见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相当高的。
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NDRC)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拟重点推进303个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涉及项目总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
4.7万亿元人民币的数字最初来自官方的中国交通新闻网的一篇文章,该文昨日被交通运输部官网转载。它再度令人关注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所保持的规模。 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在覆盖范围和质量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最新一轮的资金很可能造福于低迷的重工业和建筑业。此前国家发改委周二宣布,将向东北三省困境中的“锈带”的130个项目投入1.6万亿元人民币。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资金将从哪里筹集。因此,最终而言关键在于货币政策,因为大部分基建支出的资金归根结底将通过债务筹集。 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周二表示,这些资金不能被视为北京方面对困境中的东北地区的“补贴”。他表示,资金将根据项目进行分配。 “只要项目是适当的,我们就会拨出资金,”他说 无独有偶在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会议确定,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成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的交通网络,实施“双百”工程“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以及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百项骨干通道工程。 同时,会议要求,推进沿边公路空白路段建设。加大财税、用地等政策支持,建养并重,健全投资和管理长效机制。实施“双百”工程,可拉动有效投资,扩大就业,放大交通扶贫效应,造福亿万群众。 “5万亿计划”?中国兴建交通基础设施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中国将在未来三年期间投入近5万亿元人民币(合7700亿美元)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这个迹象表明政府决心动用国家投资来保持经济“轰鸣”。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寻求打造现代化经济的年代,基建支出对国家十分有用,但近年这类支出带来了大而无当的工程、工业产能过剩、经济扭曲以及债务。 目前尚不清楚最新宣布的支出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涉及新资金,在多大程度上涉及已编列预算且审批通过的项目。很有可能的是,不少项目已被列入3月全国人大年度会议批准的五年规划。 无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场硬仗。这场硬仗,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的前途,只能赢不能输。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交通规划建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做到交通规划。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投资亏了怎么办?看这里,无论你炒原油、沥青、白银还是铜,在这里能够获得最精准的投资情报。关注微信公众号【金程所志】(微信号:jcszk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