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一轮南海冲突的升级,中国似乎在寻求新的解决道路:过去两周,在中国的外交斡旋下,已经有13个国家表示支持中国南海立场,这在以往是从没有过的事情。除此之外,在4月28日的亚信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让国内外看到了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的决心。
南海不仅仅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更是中国的“生命线”。当中国定义“核心利益”的时候,往往指向中国的主权问题。南海问题当然也是中国的主权问题,但南海问题远远超出主权问题。中国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而80[%]以上的海上航行须经过南海。一旦失去南海,那么中国的海上贸易就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冲击社会政治的稳定。
南海形势恶化和当今世界地缘政治转向亚太地区紧密相关。更直接地说,南海问题的恶化是美国“重返亚太”和中国对美国“重返”的反应两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南海问题是历史问题,美国当然没有制造南海问题,但南海问题浮出水面和美国相关。这里,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美国的地缘政治转向亚太地区?首先是地缘经济因素。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战略本身。
针对南海问题,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动作。第一,与越南、菲律宾等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主权争议的国家合作;第二,扩大和澳大利亚的联盟关系,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的变相“驻军”;第三,试图建立新联盟,如印度,而这次,印度倒戈,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第四,努力改善传统上与美国不友好的国家的关系,例如缅甸。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最大的困难也在于如何理性地认识美国。中国最难以面对的就是“美国的存在”这个事实。一些人还是想着有朝一日把美国势力赶出这个领域。中国的一些行为(主要是反对美国在亚洲存在的言论)也被美国人解读成为中国把美国赶出亚洲的努力。对当今世界唯一霸权的美国来说,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令其十分担忧。对原油沥青投资有兴趣的朋友可添加微信:slpj034获取投资咨询。
实际上,中美两国关系的最高层面仍然是合作。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中国也需要美国的合作。作为唯一的霸权,今天的美国对中国有两种态度:一是需要中国,二是防备中国。美国首先需要中国。作为“老大”,需要“老二”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是世界的警察,每天都在承担着庞大的费用。如果“老二”支持“老大”,那么“老大”的世界警察地位更可以持续。
美国现在处于相对衰落地位,更需要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对美国而言)。这也就是美国这几年来宣称“中国责任论”背后的原因。美国要防备中国挑战“老大”的位置,阻止中国取代美国霸权。美国从南海等中国周边入手来防备中国,不难理解中国的回应。美国也一直在抱怨中国“搭便车”,没有承担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对美国来说,中国拥有的国际空间取决于其所承担的国际责任。
和美国一样,中国实际上也在尽力拉拢周边小国家。越南和菲律宾最近这些年使劲拉拢和靠近美国,但中国并没有放弃,而是试图用经济因素使其不要过于靠向美国。然而,中国的努力并没有正面效果。
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南海问题不仅是中国和南海相关国家的问题,也是中国和美国的问题。但无论是和美国的关系还是和南海相关国家的关系,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外交空间。中国不仅要善于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掌控南海问题,更要善于发现新的资源来影响南海问题,为己所用。
中国可以利用本区域之外大国例如俄罗斯“重返亚太”的动机来改变局势。传统上,俄罗斯和越南有着紧密的经济和军事关系。最近俄罗斯再次表现出“重返”越南的兴趣。对中国来说,俄罗斯“重返亚洲”,也必然产生战略上的压力。不过,同时,中国也可以利用此来消解美国的压力。俄罗斯一旦“重返亚洲”,中国就可以防止把南海问题演变成单纯的中美之间的问题。利用一个区域外力量平衡另外一个区域外力量,在一定时期也不失为有效的策略。
随着自己的继续崛起,中国更有可能发现新的因素来应付南海问题。最近中国的“一带一路”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动议更有可能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契机。作为主权问题,南海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以管理和控制,不让冲突爆发出来;有了小冲突,就要防止它升级成为大冲突。但仅仅有冲突管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中国和南海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诸如此类的新空间的拓展,无疑可以增加中国应付所面对的挑战的可能性,有可能避免和外在世界的对抗,增进国家利益。但这些空间的拓展的前提就是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不管如何,南海是中国的生命线,无论如何,中国必须守住南海。
纵观国际热潮,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无论你是现货投资市场迷茫,还是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和佳欣聊聊。不求激进,稳健做单。保持长期盈利有稳定收益才是投资。笔者微信slpj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