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5月20日、今年1月4日后,5月9日时隔4个月后,谈到“货币政策”,而“去杠杆”和汇市也成为高频关键词。从过往两次访谈来看,都传递出了中央对于经济政策的重要信号。此次,有人提出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明确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主,“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提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有人谈道:“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已是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经带来债务问题的不断恶化。”招商银行(17.02-1.62[%],买入)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一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注意,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
此前,业内有观点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和去杠杆存在一定矛盾。对此,有人也有表态:“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解释,之前谈的是“转杠杆”,通过房地产去库存来拉动家庭部门加杠杆以对冲企业部门去杠杆的负面冲击。但由于这一轮房地产加杠杆过于迅猛而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因而随着政策重心逐步转向财政,形成“紧信用+货币和财政双宽”的政策组合,从而在实际层面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大类资产形成去杠杆的效应。
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主,2016年一季度经济迎来“开门红”,其背后是银行信贷的放量投入。近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同时超过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一季度信贷创历史新高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不时传来。又有市场观点认为央行短期利率工具不能替代全面降准降息。
从新增贷款、M2增速等各项指标来看,一季度货币政策偏宽松,在帮助实体经济企稳的同时也推动了流动性在大类资产间(特别是房地产)的激荡。二、三季度货币政策会回归稳健立场,政府更多地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接棒稳增长,以期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实际上,央行也透露出与财政政策配合的迹象。近日,央行宣布从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4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13911.89亿元。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双向浮动有弹性,明确了汇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尽管有这一点小进步,但该展望指数依然远远低于2012年至2015年年初期间保持的高水平。该指数超过50表示生产扩张,低于50表示生产收缩。
除了奄奄一息的油企,低迷的油价已经造成了挪威克朗的大幅贬值。不过挪威其他出口品的增长给了挪威有了一些喘息的空隙,金属、鱼类和旅游业都有很明显的增长。为了拯救经济,挪威中央银行此前已经在3月将关键政策利率削减到了创纪录低值的0.5[%],而且表示还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削减。
原油近期处在高位涨到47美元附近后受阻,其实从第一次受阻阴线到行情持续下跌到43美元,这已经是第二次,第一次由于支撑的作用,行情在关键位置反弹修正,在没有新高的情况下,周线阴线,并且逐步形成下跌,昨天跌破44.30美元后开始转为了下跌格局,跌破43.8美元加速下跌,周线上价格阴线目标是要修正前期10周线位置,大概在42美元附近,结合周线价格波动变化的动态看,行情跌至42美元后反弹不一定有新高,之后会慢慢跌到更低的38美元甚至40美元,这就是中线的节奏和思维方式,周线有一次二次探底,并且一次性走完整个节奏,在月线已经站稳10月线的情况下,行情探底但是没有新低,并且真正开启一波上涨的行情,目标60美元,希望大家注意短中期走势的关系,今天在日线受阻后,应该反弹高空为主。
对黄金白银,沥青,铜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金语倾城在线添加咨询微:jinyqc520你在迷茫的市场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