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首周,大宗商品市场结束了“高温模式”,迅速变脸。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第18周(5.2-5.6)37.93[%]的商品上涨,58.62[%]下跌,另有3.45[%]持平;环比上周,下跌商品比例增加两成(上周55.17[%]上涨,37.93[%]下跌)。业内人士表示,上周大宗商品市场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变脸,主要是由于前期暴涨的商品开始理性回调,纷纷跌出了涨幅榜,包括钢铁、有色、橡胶、塑料等板块纷纷转向。
商品市场明显回调
上周大宗商品市场跌面开始扩大。数据显示,市场均涨跌幅为-0.28[%],这也是近一个多月以来周均涨跌幅首次为负。上周市场跌幅超3[%]的商品有5个,而前周仅有两个。据悉,上周上涨商品主要集中在农副板块(共6种)和能源板块(共4种),涨幅在5[%]以上的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焦炭(13.65[%])、聚合MDI(4.40[%])、烧碱(3.06[%])。涨幅最大的焦炭已经连涨两周,能源板块的其他商品如炼焦煤、沥青、甲醇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但原油已开始回跌,上周WTI原油以-3.71[%]“跻身”跌幅榜第四位。纵观涨幅榜中其他商品,农副类占主导,22种上涨商品中农副类占了6个。
与此同时,上周下跌商品主要集中在橡塑(共7种)、有色(共6种)、钢铁(6种),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铁矿石(澳)(-4.22[%])、pta(华东)(-4.16[%])、天然橡胶(标一)(-3.96[%])。钢铁板块自前周开始结束暴涨局面,纷纷从涨幅榜中跌出,上周铁矿石仍垫底,其余商品除无缝管(+1.06[%])外均有不同程度跌幅。有色板块也从前周的上涨演变为几乎全线下跌,甚至镍单日跌幅一度高达3.78[%]。橡塑类商品结束“胶强塑弱”局面,曾创下生意社有监测数据以来近20[%]的最大单月涨幅的天胶,上周也风光不再,以3.96[%]的跌幅位居跌幅榜前三,其余商品如丁苯橡胶、PVC、PP、PA6等跌幅均超过0.28[%]的周均跌幅。
或开启下跌模式
分析人士指出,上周原油的走跌也直接拖累了现货市场。另外,期货市场降温,黑色系全军覆没,化工、有色、农产品集体重挫,螺纹钢期货上周累计下挫10[%],焦炭也遭遇跌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商品市场正逐渐进入淡季。一般来说,金三银四过后,5月基本是各行业旺季的尾声。随着淡季到来,需求也开始逐步降低。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表示,大宗商品的风向标商品原油、铜、铁矿石三种商品的表现,基本改变了整个大宗商品此前的上涨基调。市场后半周的疲软已经完全脱离了4月份的强势。4月份虚涨因素较多,他预测大宗商品的下跌期在5月上旬开启。原油在到50美元天花板位置前仍有走高机会,本周市场或会继续回调,部分先期估值较低的品种如PTA、沥青等或仍有上涨可能,但涨幅有限
。市场涨跌幅比例将会维持在“五五”开,均涨跌幅有望继续收缩。此前,4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36,均涨幅为3.08[%]。刘心田指出,从近3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三连阳已系BCI最佳表现(2015年2-4月的BCI也曾出现三连阳)。
从理性角度分析,当前国内经济短暂升温,投机情绪放大了市场效果。最近2个月的市场走好与两会、房地产市场的“小阳春”以及流动性的释放关系较大,进出口及其他供需虽出现积极信号,但多受旺季因素影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复苏。考虑到市场上行刺激供应端提高负荷,已影响到供应侧改革进程,且多数商品价格由于上涨过快过猛已偏离其应有价值。“5月商品市场的回调在所难免,BCI将再度收阴并开启市场下跌模式,BCI四连阳可能较低。”刘心田表示。
经济的时代,交易非多即空,多空的博弈,也是财富的规划。多头的屡次战败,空头的再创新低,”多空“共赢。在专业中彰显灵动,于智慧中成就财富,添加微信号wenqintiuzi,获取沥青,铜,贵金属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