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均线系统是什么呢?首先均线系统分为季线系统和月线系统, 季线系统包含60日、40日、20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长期走势;月线系统包含30日、 10日、5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短期走势。之所以选择30日均线作为月线系统的基线,是因为我国股市中的中级行情往往以1个半月(30个交易日)为明显 的周期,选择该均线更能反映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1、季线系统
若60日线由下降转为走平再转为上升,表明该股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得到遏止,此时以中线投资眼光介入的投资者将有所获利。但作为60日线的三等分线,它们对中期走势进行了细 分。如果主力在底部大力吸纳,由于收集力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股价从底部较快回升,使得20日、40日线迅速由下向上穿越60日线。如果是“黑马”,季均线的粘合或走坏往往是很短暂的,且与大盘指数的走坏往往同步出现低点,死叉之后很快又出现金叉,让那些过分看重短线技术指标的投机客无所适从。
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一则可以制造主力出货、 头部显现的假象,二则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2、月线系统
5日、10日线组合则是许多强势股的重要参照指标。从短线角度来说,个股在强势上攻时,股价往往贴紧5日线运行,中间会经历若干次杀跌洗盘,而洗 盘的低点往往就在10日线附近,并在一、两天里就应该回到5日线之上。当股价拉升较快时,两条均线的距离会拉得较远,其后股价的拉升速度放缓或震荡频率加大,会使得均线开始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