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因南海开战?新加坡一语令美难堪
文/瑞金王者/微信18186515117
导语——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闯入南海美国航母编队
新加坡媒体5月4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美南海紧张是可管控的 南海领土争端已演变为中美关系中的半场危机,威胁到地区和平与稳定。但是,有充分理由相信目前的危机是可管控的。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预料事态发展是例行化的。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冷战时期,美苏部队频频抵近接触。但双方都懂得遵守某些不成文规则,以防发生彼此都不愿见到的事件。
如今在南海,中国海军和海上执法机构的所有人员都知道,美国军舰或飞机会偶尔出现、逼近然后离开。这并不会消除中国飞行员或船长借此展示勇气或爱国心的可能性。
但中国人心知肚明,美国人只是表明立场,完事了就离开,对中国在该区域的设施并没有影响。
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实际上是美方的弱反应,只有象征意义,对此中国人应该容易容忍——尽管口头上要表现得强硬。
危机可控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目前的南海危机并不表明中国已开始试图把美国的战略影响力逐出本地区。南海争端不是中国现任领导人制造的,而是以前遗留下来的。无疑,北京想要赢在长远。但中国活动变得频繁,固然显示了其咄咄逼人,却似乎也反映了(北京的)被动反应和机会主义。
菲律宾向仲裁法庭提起诉讼后,中国加强自己在南海地位的紧迫性增加了。战略上,中国的填海造岛活动堪称精明,至少短期而言是这样。北京肯定坚信,美国或任何对立声索国不会出手阻止,因为那等同于公然战争行为。
目前北京的政策显示,相比前任,中国现任领导人不太担心中国对地区国家采取强势态度所产生的风险。但若中国的南海活动仅限于巩固在领土争端中的地位,那么与美国的紧张上升就只是预料中的结果,而非大战的开始。
这样的话,中国的目标将是保住面子,并把紧张降到最低限度。从中方观点看,这种战略似乎容易快速见效。
结语:战争永远是个永恒的主题,当战争发生后再去评论孰是孰似乎没有真正实质性的意义;金融市场同样一直不缺话题,如火如荼的进行。上周三的美联储议息,意料之中的公布结果,利率不变意味着不加息,美联储又在玩小阴谋还再次成功的鼓动了油价的上冲。然后看整个原油市场,多哈会议再次推迟到6月,协议能否达成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几乎所有产油国都希望原油上涨,但讽刺的是大家都没减产的意思,因为减产对自己本身没有任何好处,但原油商品在逐步回暖是事实,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购买力在不断加强,昨晚EIA顺从的听了一回数据指令,意外的利空大跌,重头戏我们还是看周五的大非农再选择方向,不出意外预计会出现大幅的反抽安抚,当然后市瑞金建议继续看多油价到48美元再说,当然日内亚欧盘更加看好回调修复。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操作手法与思路,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铜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欢迎添加瑞金老师微信18186515117(长按可复制)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注:本文为本人原创,下方若有入群或QQ账号出现,纯属第三方介入,请谨防添加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