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油價下降能促進經濟發展。這是經濟學的基礎內容。但是,油價暴跌近兩年以來,美國經濟似乎並沒有得到相應的促進,人們並沒有將節省的能源費用用於消費。這個被譽為“時代最大經濟謎題”的問題到底是哪環出了差錯?
油價下跌將促進經濟增長,這是經濟學基礎課程中的內容。但雖然油價自2014年以來下跌了60[%],美國經濟卻並沒有呈現出想象中的繁榮。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認為,美國經濟沒有出現大規模反彈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經濟謎題之一。
油價下跌意味着民眾有更多資金可以花在其他方面。美國銀行最近一份研究筆記預測,如果低油價一直持續,未來數十年內,將有3萬億美元財富從石油廠商轉移至全球消費者手中。經濟學家漢密爾頓指出,一年半前,美國消費者預算的5.3[%]花費在能源上,現在這一比例只有3.7[%]。
但是多項證據顯示,美國人並沒有把這筆“意外之財”拿來消費,而是用在了其他地方。消費支出數據顯示,自2014年油價下跌以來,美國人的消費速度並未增加,但儲蓄率卻出現了上升。首先要明白一點,就是此次油價下跌力度非常大,速度也極為迅猛。而且下跌是由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的。
油價波動相當於消費者的實際收入發生了改變。油價下跌意味着消費者的購買力增強,實際收入增加;而上漲則表示購買力減弱,實際收入下跌。無論是哪一種,消費者行為都會受到影響。不過受影響程度的高低還取決於兩點:第一,價格波動是否在預料之中;第二,這種變化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
如果收入變化是意料之外的,民眾通常會認為這種情況不會持久。由於油價自上世紀80年代來一路上漲,最近的暴跌很大程度上並未在預期之中,因此美國的消費者很可能認為,低油價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這次的情況確實與此前有所不同。過去的油價波動多是需求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如中國對燃料需求的加大等。但現在供給方面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如美國頁岩油開采技術突飛猛進、中東地區石油增產等。
雖然沙特近來也制定了相關計劃,希望擺脫現在這種重度依賴石油的局面,但這種轉變並不能一蹴而就“要改變依賴石油的經濟模式非常困難,沙特已經說了幾十年了,但幾乎沒什麼進展。”
早些時候多哈凍產協議的流產,也表明石油供過於求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沙特堅持除非伊朗也凍結產能,否則不可能達成協議。而剛剛從三年原油制裁中恢複過來的伊朗拒絕了這個提議,稱除非它的產能先回到制裁前的水平上。
而一旦美國人最終意識到低油價就是新現實時,他們在消費時便不會擔心這種“好處”將轉瞬即逝。他們將開始消費更多,也許到時才能看到低油價推動美國經濟大幅增長。
投資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帶有哲學意味的東西,一個投資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漸樹立起一些能經的住漫長歲月考驗的哲學信念。學習交流
微信:jsjs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