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久以前,《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一个善于让人失望的国家。”
4月28日日本央行在例行会议结束后宣布:货币政策维持不变。这让期盼日本央行进一步加码放水的观察家和货币炒家大失所望。日元瞬间从111.7日元对1美元的价位,升至109的高位,当天日元以劲升2.4%收盘。
3个月前日本央行决定实行负利率的政策,同样让市场震惊。当时,市场上没有任何分析家预料到,日本央行会步欧洲央行的后尘,引入负利率。让市场参与者更为困惑的是,日元在短暂贬值后,掉头开始升值,从1美元对120日元的水平,连续上涨突破了1美元对110的门槛。“利率都是负的了,日元不跌反升,难道真是逆天了?”这是所有理性经济人和对货币理论笃信不疑的分析家脑子里的一个大问号。负利率的导入,不仅没有引起日本央行期望的结果,反而导致日经指数大跌,日元升值。几乎把安倍经济3年来屈指可数的亮点,丧失殆尽,让所有市场观察家大跌眼镜。
自从2013年黑田担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日本央行就把2%的通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央行步美联储后尘,进入了量化宽松时代。量化宽松的力度,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2012-2015的3年内,基础货币投放量从132万亿日元,猛增到344万亿日元,几乎是日本GDP的70%,大大超过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20%的水准。日本央行的逻辑很简单:通过公开宣传通胀目标和印钱,来改变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如果消费者相信未来的通胀会达到2%,就会把睡在银行账户里利息为零的存款拿出来买车,买房,买地。企业也会趁着被量化宽松压低的利息增加借贷,进行投资。这样,通缩就消失了,经济就开始增长了。
然而,3年来日本消费者和企业并没有按照日本央行假设的理性经济人的逻辑出牌,核心通胀依然不到1%,远远低于2%的目标。在日本消费者眼里,房屋是消费品不是投资品。地面以上的建筑物每年都要折旧。如果地价不涨或者涨的速度低于房屋的折旧,在日本买房永远是赔钱的。经历过地产泡沫崩溃的日本人,再也不相信土地价格只涨不跌的神话。日本可变动的房贷利率,3年前就已经跌倒1%以下。几乎是免费的房贷,依然没有点燃日本人炒地买房的热情。2014年由于消费税增加3%,日本居民住房投资当年大幅下滑超过5%。2015年前3季度居民宅投资增长不到2%,而第四季度又下降1.2%。
由于缺少投资与消费需求,已经增发的天量货币在日本银行系统空转。日本央行不得已推出负利率,是出于对QE效果的失望,指望-0.1[%]的负利率可以迫使商业银行把钱贷出去,而不是躺在央行账户上获取无风险利息。与欧洲央行目前实行的-0.4[%]负利率相比,日本负利率的幅度并不大。自从欧洲央行2014年推出负利率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欧元对1.35美元的水平,一路下滑到1.1美元。欧洲央行的负利率至少压低了欧元汇率,让欧元区的出口商获益。日元对负利率的反应没有按照教科书的逻辑来,却展现出惊人的“动物精神”对美元一路上扬。日元出乎意料的强势升值,短期内减缓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由于人民币已经开始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调整机制,人民币是否要和日元一起上扬呢,这又是一个考验中国人民银行智慧的难题。
全球范围内不断推陈出新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以及相应的非传统结果,印证着一句话:只有一事是确定的,那就是所有的事都是不确定的。
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看中博弈利润的这种过程,更看重技巧上的超脱,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若你久在投资市场苦战不胜,或可促膝一谈,夜话交易心法,以求灌顶一悟,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沥青、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V亻言:xxie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