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油消费量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发电和取暖,因而其受气候影响非常显著。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迅速消退,反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出现。根据历史数据,这可能预示油价大涨。
原油需求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发电和取暖,因而其受气候影响非常显著。而在2015-2016年冬天,世界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强厄尔尼诺现象。由于这一气候现象会让全球气温大面积、大幅度地上升,因而其对原油需求、进而对油价的影响比较显著。
目前来看,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的强度与1997-1998年的气候异象不相上下,都是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之一。在这两次现象中,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中东部的海面温度比正常气候高2.3摄氏度,导致美国和加拿大北部冬季温度远高于正常水平。由于温度急剧上升,电力和取暖需求受抑,原油价格去年冬天面临下行压力,与1997年和1998年的情况如出一辙。
而现在,厄尔尼诺现象的迅速消退,这一表现与1997-1998年的气候现象也非常类似,或许预示会出现反厄尔尼诺现象(又称”拉尼娜“)的可能性。既然两者如此相近,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数据中找到未来数月油价走势的方向。原油市场今后何去何从?1997-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对原油的影响早已预示原油价格在这个阶段的走向,以往厄尔尼诺现象过后的趋势或许可提供若干线索,帮助我们判断近期原油价格的走向。
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到目前为止)的厄尔尼诺现象与低油价共同存在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于1997年11月和12个月达到顶峰,此后原油价格在1998年一直受压。事实上,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到1998年底已变成反厄尔尼诺现象(La Nina),但原油价格并未立即回升。原因十分简单:原油存量。在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期间,原油存量激增,与一年前相比增长了超过7千万桶。直到1999年和2000年存量降至一定水平,原油价格才开始飙升。
天气影响存量水平,进而影响价格
1998-2001年长期反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的WTI原油价格
目前,原油库存激增的情况同样存在。截至到2016年4月,EIA原油存量水平同比增长1.29亿桶,按年比增长6.69[%]。这因素可能导致原油价格在库存下降之前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即油价因气候关系的变动被延迟,这与1997-1998年间的情况又是惊人的类似。
如果全球出现长期的反厄尔尼诺现象,由于气温大面积显著下降,出于发电及取暖的需求,原油价格将有巨大的上行潜力。历史数据显示,在1998-2001年的反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价格最终回升至每桶35美元,是1997-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低位的约3.5倍。当然,这一水平是在原油存量水平显著下降之后才达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仅仅是原油价格决定中的一环,同其他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油市。这些因素包括产量、投资、出口、需求、替代能源的发展情况等,市场参与者也不应忽视。
如果你有投资需求或者你在投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大宗商品投资分析师微信 zhuyi13046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