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后,奥巴马急于将中东“包袱”甩给欧洲,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正陷于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欧元区经济危机,自顾不暇,欢声笑语下实则暗潮涌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奥巴马抢镜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成为时下德国最为热门的新闻话题。借参观博览会之机,奥巴马完成其任内最后一次访德,展现了更受世人关注的“美欧关系晴雨表”:在难民危机、中东治理分歧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停滞等问题笼罩之下,美欧关系将走向何方?
奥巴马展示的“诚意”
“Guten Tag”。奥巴马以德语的“您好”向德国致以问候,这是他此行展示诚意的第一个举动。在记者会上,他表达了对德国总理默克尔坚定的支持,无论是难民政策,还是乌克兰危机,奥巴马均表达了同默克尔一致的立场。奥巴马称赞默克尔的难民政策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呼吁欧洲民众支持。在默克尔的难民政策饱受争议、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奥巴马力挺默克尔,显然想表达“雪中送炭”之意。
奥巴马强调“美国需要强大、富裕而团结的欧洲”,特别暗示英国应当慎重考虑脱欧决定,这已经是他刚刚结束访英后第三次强调英国应当留在欧盟。奥巴马不顾忠实盟友英国的感受,表达对默克尔推动欧洲一体化行动的敬意,是再一次向默克尔示好。
默克尔给出的“面子”
不难发现,此次奥巴马访德讲话总是“挑好听的说”。投桃报李,作为主人的默克尔也给足了奥巴马“面子”,强调奥巴马此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特别是美国在40年之后再次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默克尔深知,奥巴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推动美欧尽快达成TTIP,TTIP是和TPP(跨太平洋谈判协定)是奥巴马任内推动的最重要的两大跨地区经贸合作协定。在此问题上,默克尔与奥巴马立场相同,她表示早日达成TTIP是美欧的双赢,明确希望在年底前结束谈判。
德国民众的“不买账”
8年前奥巴马首访柏林时,得到了成千上万德国人的欢迎。尽管奥巴马此次期望给德国民众留下“诚意满满”的印象,但德国人似乎并不买账,而美欧关系似乎也并不像奥巴马和默克尔在汉诺威所展示的那样“亲密无间”,反倒有些“貌合神离”。
在奥巴马到访前夕,3万多民众走上汉诺威街头,抗议奥巴马力推的TTIP。在汉诺威展会周边,有人身穿写有“阻止TTIP”字样的T恤衫,并手持“拒绝TTIP”字样标语。《明镜周刊》称,美国在难民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使奥巴马的言论显得非常虚伪,他在难民问题上并没有给默克尔提供多少帮助。
(关注时事要闻,洞察经济态势,更多投资交流添加分析师微信:dalang818,沥青、原油、铜每日行情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