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次索罗斯唱空人民币遭中国官媒炮轰,但索罗斯仍未改继续唱空中国的做法。索罗斯上周在纽约亚洲协会举行名为“中国经济奇迹终结?”的讨论会上继续唱空中国经济。索罗斯曾表示他正在做空亚洲货币,如果中国经济下降他将获利。
乔治·索罗斯再次唱空中国
据媒体报道,“中国政府意识到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失业,所以努力促使制造业的员工转向服务业。这会延迟金融问题的爆发,但是也会让危机的规模变得更大。虽然中国的服务业在不断进步,仍然无法弥补制造业上的损失。”著名投资人索罗斯在接受陆媒《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一如既往地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悲观。
索罗斯在讨论会上说:“3月,当我看到大量信贷增长时,它被当作经济正在复苏的信号。但对我而言,这是个警示信号,这是一个警报信号。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如今已需要如此之多的信贷来阻止经济下滑……因为我看到了它还需要更多信贷才能制止经济下滑。”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此前针对信用评级机构降低中国信用等级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强调,目前中国政府的债务占GDP比重仍维持在40[%]的安全线以下。“企业方面有些风险,这也是为何我们必须要推动去杠杆。”他说。
而索罗斯认为,中国经济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失业,所以政府在不断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繁荣。虽然这但确实能带来经济增长,并且目前仍能“自给自足”。
索罗斯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因为高投入和低效率造成“银行体系现在的债务比存款多”。他认为,这不仅在资产上有麻烦,而且在负债方面的麻烦也越来越多,因为这需要依赖体制提供的流动性,而其他银行则必须相互放贷,这是额外的不确定和不稳定的来源。“现在银行供应的大部分钱,必须用于保持坏账和亏损企业的存活。”索罗斯说,“你可以关闭一些分支,但你实际上无法关闭整个公司。你可以关闭工厂,但你不能关闭整个公司,而无需注销债务。”
但索罗斯的做空言论再次遭到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反击。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署名为王俊岭文章指出,日前,一些国际资本大鳄又不甘寂寞,再次抛出“唱空”论调,不仅指责中国信贷达到了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危险水平且资本流失严重,而且认为中国经济将会“溃堤”。
分析认为,短期阵痛是新旧动力转换的必要成本,而近期公布最新“体检报告”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明显,关键指标均有所好转,因此想借转型阵痛来“唱空”中国经济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唱空者而言,无论其怎样“思考”与“分析”,最终都离不开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即将“硬着陆”。只不过,这种老调从未在海内外引起过什么“共鸣”。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海纳·弗拉斯贝克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丰富的人力和市场优势,不仅积累了巨大的资本,而且技术更新也走在了世界前列。海纳·弗拉斯贝克说,对于一个愈加成熟的经济体而言,增速逐渐放缓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人们有充足的理由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保持信心。
专家指出,西方构建了成熟且成功的市场经济模式,让唱空者惯于用西方的评判体系来“对照”中国,而忽视中国经济所处的国情和发展阶段。这一思维惯性不仅不利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脉搏,还可能误导世界上其他经济体作出错误决断。
本人业余时间喜欢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国家战略形势,同时专业从事原油现货、期货等大宗商品投资品种的趋势研判及专业策略指导分析,如今,倾心于现货投资却茫无头绪,或者撕心裂肺后又恋恋不舍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mjbj666获取顶级策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