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经理Pierre Anduran警告称,多哈冻产会议崩盘加剧了中东的紧张气氛,最终可能会导致原油供应频繁出现中断。
多哈会议结束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电视台直播节目中批评沙特,称其在最后一刻改变立场,导致会议无果而终。
伊朗在制裁解除后便宣布并多次重申要增加产量并夺回之前失去的市场份额,更表示不会参加冻产协议。冻产会议前夕,沙特副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称,除非伊朗及其他产油国参加原油冻产,否则沙特不会冻产。Salman 表示“如果所有国家都同意冻结产量,那么我们就准备好冻产,如果任何产油国决定提高产量,那么,我们将不会拒绝任何找上门的机会。”
彭博经济学家指出,产油国未能在多哈会议上达成协议“明确显示了沙特内部存在严重分歧,也加剧了沙特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 Pierre Anduran称,“因此,我们相信目前中东派别冲突升级将有可能导致更多代理人陷入战争,最终使石油供给中断出现得更加频繁。”
Anduran称,中东供给中断可能会在市场正迅速重新平衡时发生,这可能会为目前的油价预期增加较大的上行空间。更低的油价可能对原油生产设施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他补充道。
Anduran预计称,油价已经触底,2016年油价将反弹至60-70美元/桶,并在2017年上涨至85美元左右。
众所周知,中东的冲突不仅仅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还包含着宗教、民族,以及地区影响能力、控制能力的争夺。在中东国家中,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首先要针对的是什叶派统治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
。
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从2014年油价开始下跌便一反之前几年市场边际供应调解者的身份,开始了自主增产之路。2014年底,欧佩克决定不减产之后,从2015年初,沙特原油的整体产量便完全无视市场巨大的过剩和销售迟滞,开始大幅飙升,并不断向市场大量抛售。沙特这一策略之前是针对美国页岩油,后期主要针对伊朗和俄罗斯。但沙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原油的绝对价格也被自己不断压低,石油利润大幅缩减。
日前沙特威胁要增加产量,俄罗斯随后回应称,增产俄罗斯也可以做得到。分析人士指出,增加产量,不仅会进一步加剧油市供应过剩压力,也会使原油出口国的市场份额争夺战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