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消息掌握,上周日(4月17日)举行的多哈冻产会议意外流产,未能达成协议,导致周一国际油价开盘暴跌超过6[%]。据透露,此次会议流产,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石油投资
周一(4月18日),委内瑞拉石油部长EulogioDelPino表示,来自美国的强压是上周日(4月17日)多哈产油国会议未能达成冻产协议的原因之一。
Pino指出,“是美国在背后施压,他们与委内瑞拉和俄罗斯存在问题。美国无视本国民众的痛苦,出于政治原因作出这样的举动。看看美国的石油企业吧!它们正因多哈谈判失败而沮丧。”
另一方面,Pino指出,“多哈会议未达冻产协议后,OPEC内信任度严重受损。”他将多哈会议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沙特,并称,“包括石油部长欧那密(Alial-Naimi)在内的沙特代表出发前曾被下严令,无权做出任何确定。”
综投网行情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周二(4月19日)17:04,国际油价报40.08美元/桶。
主要产油国各怀鬼胎?!
原油出口是沙特和俄罗斯等国经济命脉,更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撑。俄经济发展部预测,如果国际油价能达到每桶45美元水平,该国经济有望在2017年走出衰退。沙特也迫切借助于扩大原油出口来缓解财长压力。原油收入是沙特皇室资金核心来源,为间接为该国教育、住房、能源补贴等社会项目提供支持。
并且,今年2月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供需两端出现了利好沙特和俄罗斯的局面。供给方面,受油价持续暴跌影响,尼日利亚、安哥拉、阿联酋等产油国因财务出现困难被动产出减少,此外低油价也对美国页岩企业也造成冲击,这很大程度缓解了沙特和俄罗斯的竞争压力。需求端,我国和印度正取代欧洲,成为沙特、俄罗斯重要出口市场。
关于冻产协议谈崩的前因后果,这些你需要知道
受全球经济疲软、美国页岩革命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一路狂跌,在过去18个月里下跌了逾70[%]。并且,在西方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被解除后,国际原油市场供给过剩的局面更加恶化。
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冻产协议应运而生。早在今年2月16日,沙特与俄罗斯、委内瑞拉及卡塔尔达成协议,愿意将产量冻结在1月时的水平,希望通过这一手段来阻止油价进一步下滑。
鉴于目前许多产油国的产量已接近记录高位,“冻产协议”事实上将产量冻在历史高点。尤其是对于沙特和俄罗斯来说,当时的高产量水平已经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也有分析认为即便不出台当前的限产措施,两国提升产能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国际油价走势何去何从?
从当前时点来看,油价的春天似乎短期难以为继。
从短期来看,随着冻产协议失败告终的局面形成,主要产油国可能持续增产,国际油价在供大于求市场格局下将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
从长期来看,倘若美联储6月加息引发全球出现又一轮金融动荡,国际油价很可能继续“触底”。
叶熙颖个人观点:市场消息面都在暗示油价将会跌,但从盘面上看布林带以慢慢开后趋势平稳向上延伸,红色动能减弱。今日还是重点关注夜间EIA具体操作关注叶熙颖本人bai度‘叶熙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