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国际油价开盘一度重挫近7[%],因上周末的产油国多哈会晤并未达成冻产协议,市场担忧持续高产会拖累油价下行,不过油价重挫之后引发空头获利回吐,此外,科威特的罢工事件使得原油产出有所减少,帮助油价自日内低点反弹近3[%],目前美原油6月期货交投于40.5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6月期货目前交投于41.50美元桶。
惠誉旗下BMI研究石油分析师Peter Lee认为,由于多哈谈判破裂,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再度跌破40美元,不过他补充说,预计油价不会重新测试今年创下的13年低点每桶略高于27美元,因民间、非OPEC生产商,特别是美国油企,因油价过低不堪重负而正在减产。
眼下猪肉也疯狂。一年时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比上年剧增70[%]!网友纷纷吐槽“肉价菜价比翼双飞,拉涨CPI不遗余力”。
可老百姓过不了几年就得吃上一次“疯狂的猪肉”,为何?无非就是前期猪肉价格低迷,打击后期供应,供应偏紧后价格自然涨起来。而当前价格看涨,养殖户又纷纷买猪苗,搞产能扩张,为价格下跌埋下伏笔。大家都追着市场跑,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不可避免地陷入周期性供需失衡,从而导致价格震荡。这就是经济学上的蛛网模型。
这也给企业正确实践供给侧改革以思考。去年年底,中央提出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当下,煤炭、钢铁等一批资源企业都在按计划消减产能,进行一系列变革。
资源产品开发和供应周期比猪肉更长。一些人担心,究竟如何去产能,若操作不当,产能会不会成为永远跟着市场跑的猪肉,跌进下一个供需失衡周期?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2003年,我国就曾下大力气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去产能。但没过几年,钢铁等产能却出现不足。同样,往日政府下大力气扶持的风能、太阳能等新产业也一度出现过剩现象。
石油行业同样有类似例子。上一轮低油价,当世界同行都在收缩战线、裁撤队伍的时候,国内一家上游勘探企业并没有盲动,结果抓住了油价回暖、市场激增的有利时机迅速做大,成为业界佼佼者。而其他同行则因短期无法组建队伍而错失良机。
决策失误会付出惨痛代价。但这绝不意味着放慢去产能步伐,而是要思考如何理性地去产能,如何变追着市场跑为引领市场,真正实现提高企业活力的初衷?
辩证地看待产能。很多行业的产能投入、建设和释放是长周期。这就需要我们在一个更长的历史周期中去审视产能问题。产能到底是落后还是过剩?而过剩到底是相对过剩、即时过剩,还是绝对过剩?产能除了一刀切,是否有升级、转移等其他途径?所要抉择的产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又是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全面地看待市场。首先,我们要透过各种表象把准市场脉搏,科学预判未来产能供需,从而真正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我们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去产能,而非单纯行政去产能,否则去产能将付出更大代价;最后,我们更要树立市场意识,从源头抑制盲目的投资冲动,培育新产能。
积极地把握机遇。供给侧改革出发点是激发各类资源要素活力,创造更大价值。企业去产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对解放出来的人、资本、资产等进行潜力挖掘和升级,从而再造新产能,抢占市场先机。
本人专注市场动态,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金融风控师,对原油及沥青、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微信:XYNS6688(长按可复制)。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带领大家走在市场前端,给大家帮助。盘中策略及全套解套策略交流关注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