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信为道德功德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又《大般涅槃经》云:“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须曼那在过去生,少时发心出家,及至年老未曾开悟,并未因此而退失菩提心,反能返观自照,心生忏悔,进一步发起广大愿心,尽其所有供养佛舍利塔。由于这样的信心、忏悔心、愿心及清净供养的功德,所以感得须曼花衣随身出生,并遇佛住世,出家修行,而证道果的殊胜果报。
“生值佛世难,得遇正法难”,今日虽不能生值佛世,但幸仍有正法住世,岂能不把握种种因缘,听闻佛法,尊重供养,精进不懈,以愿导行?以期在信解行证中,远契古佛心印,面晤本来佛性。(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九》 省思 )
问: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应该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
静波法师:福德,福就是你要结缘,你要付出;德,功德,功德就是智慧。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两足尊就是福慧双修。修福,你就结缘,不怕吃苦,不怕吃亏;智慧,心里永远平衡,你没有啥不平衡的。现代很多人做点儿好事就心里不平衡,人家非得感谢他,给他鞠躬,给他到处去传播,然后他就觉得这个好。这个不是一种交易吗?这个不是功德。
我们在有福德的时候,更要具备功德,功德才是学佛。你没有福德,你就根本没有功德;但是你有功德,必须要有福德,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不能缺的。你有福报,但是不一定你能解脱自在。“不一定”也是个标准。
你是个好人,但不一定你有智慧,好人可能经常办傻事,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你学佛,从善良开始,但你不能说你善良就是学佛。善良是学佛的基础,但是你要没智慧,你凭什么会心甘情愿做好事?但你发现时不我待,不能把生命都浪费,我去历事练心。那好哇!那我就不怕吃亏。否则,你一算自己的账,那就解脱不了,那就只有福报,没有功德。
心正是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比较憨厚耿直的固然凸现。心正不是伺机的铤而走险,而是真诚的虚怀若谷;心正不是狡猾的利诱相逼,而是坦荡的助人为乐;心正不是阴险的同流合污,而是透明的开诚布公;心正不是故意的弄虚作假,而是有意的查漏补缺;心正不是冲动的偷梁换柱,而是坚定的持重老成。投资亦是这个道理,市场中有涨有跌,在价格波动的同时,我们的心不要跟着一起波动,要做符合自己预期的行情,也不要怕错过进场位,越是怕错过越是会做错,如果连市场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利润都不愿意放过,最后必将因小失大,被市场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