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全球瞩目的多哈冻产会议终于进入倒计时,当市场对伊朗“虎视眈眈”时,也不要对沙特放松警惕。
周五有消息传出伊朗石油部长将不会出席多哈会议后,伊朗表示将派代表出席。“伊朗正在通过多哈会议玩政治游戏,而此刻沙特也并不希望冻产协议达成。这两个国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如果沙特改变立场,协议就有望达成了。”
伊朗油长将缺席多哈,特立独行又一回
“伊朗石油部长缺席是在打沙特、卡塔尔和俄罗斯的脸。”伊朗官员缺席将引发地缘政治问题,以后会证明这对油市非常不利。这些国家已明确表示,无论如何都将增加市场份额。油市份额争夺战仍在继续,所以不看好油价。
其他大佬各执一词
去年,俄罗斯还称已经适应了油市供应过剩的局面,今年却寻求新协议。如此看来,多哈会议至关重要。“卡塔尔和科威特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希望能够达成冻产协议,” 从多方面来看,目前沙特和伊朗是唯一的“*”。伊朗计划将产量恢复到制裁前水平是对油市最大的威胁。或许其他产油国能允许伊朗将产量冻结在几十万桶/日,因为该国需要更多投资来实现产量目标。但鉴于油市供应基本面情况恶劣,400万桶/日是不可能的。
“吃瓜群众“神预测?
本轮多哈会议最可能的成果是各国不会达成任何协议,但是与会各国可能会继续会谈。即使本轮多哈会议达成某种协议,但给原油市场供需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也将是有限的。欧佩克从无限制策略重回会员国产量限额策略是一个积极方面。这消除了沙特/伊拉克增产带来的尾部风险。但是鉴于1月欧佩克和俄罗斯已经实现增产,这一策略的改变对于原油市场供需关系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在此局面下,全球原油生产似乎正在开始慢慢降温。
高盛、摩根大通两大机构联袂唱空。高盛周一发布报告指出,本次会议不太可能达成实质协议, 4名高盛分析师指出,今年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石油的日产量约达4050万桶。在如此充裕的供应下,即使达成冻产协议,也很难再现再平衡的理想状态,油价很难直线上涨。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在产量达到历史峰值的情况下,达成协议意义不大,更何况市场上最具潜力的原油出口国——伊朗和利比亚仍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冻产。”
此外,OPEC还在月报中警告称,今年供应总体过剩,新兴市场需求放缓将进一步拖累全球需求预估。OPEC在其月报中将2016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估下调5万桶,至120万桶。
【菲凡观点】
笔者菲凡(微信:krada0711)认为多哈冻产会议牵动全球市场神经,无论此次会议的效力如何,都会构成接下来影响国际原油产能以及价格的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所以关于列席的主要产油国态度成为了会议成果的关键要素。19个产油国,10个确定参与冻产会议,3个可能参加,5个待定,利比亚不参加,挪威表示不参加。这也为国际油价的未来走势提供参考。
各国态度不一,无论减产或者是冻产,无疑是对自身产能的限制,所以谁都不愿意自己利益受损,整体上对会议抱的期望值不大。并且今天行情的回撤,也印证了行情在技术面的回调需求。
市场都知道周末有很重要的多哈会议,在这个会议前都在清盘,这个情绪影响预计会持续到今天收盘,买盘逃离市场必然会波及油价。
决定性的时刻也快到了!17号多哈会议将直接决定上半年的走势。若减产协议达成,则原油将迅速反弹至前期高点,反之一泻千里至前期关键低点附近。多空趋势都有,关键在于合理出手。多哈将再次开启中线布局!预计不管多空此次中线目标可看5-7美元左右!六年难遇的大行情你不容错过,笔者菲凡品金交流微信:krada0711.每日及时获取精确交易,欢迎订阅,助你投资理财!登上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