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慧眼】
最近原油市场被提及到最多的话题便是“冻产”一事,相信各位投资朋友也是在密切关注,随着该冻产会议即将于本周周日(4月17日)在多哈举行,这一词出现的次数也日趋频繁,但是随着日内沙特石油部长排除减产可能,伊朗石油部长未确定是否参加该会议,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BH)短期内原油供过于求的局面也难以改变。市场不禁要问,原油冻产会议真能拯救市场吗?
昨晚也是有一位投资朋友,大半夜跑来问我,冻产协议怎么看,很多老师都说周一至少高开200个点,今天不上车就没机会了,我真是无语了,要是冻产协议这么容易达成,为什么油价还是这一副小媳妇的样子。对于这样的投资者,我不禁要问了,投资是赌博吗,你的钱是用来打水漂听响的吗?你就这么确定多哈会议一定会达成冻产协议,达成冻产协议了原油产量就会冻结在1月时的水平,更别说许多国家的1月原油生产水平原本就已经是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了。还高开200个点。
【伊朗石油部长未确定是否参加该会议】
今天(4月13日)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在刊出的al-Hayat报纸评论中,排除了原油减产的可能。
纳伊米在被问及是否可能减产时告诉该报:“忘了这个话题吧。”
尽管塔斯社(TASS)周三早些时候援引俄罗斯能源部一代表的言论报导,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Novak)周二(4月12日)与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举行了会谈,讨论了石油冻产问题;且国际文传电讯社周二报导称,一位在多哈的外交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和沙特就石油冻产问题已达成共识。但油价还是在沙特石油部长发表上述言论之后应声下跌。
而雪上加霜的是,伊朗石油部长暂时将不会出席下周在多哈举行的产油国会议,但伊朗将派代表参加。尽管后来伊朗石油部补救称:“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尚未决定是否参加多哈会议。”但这丝毫掩饰不了冻产会议充满了不确定性。
更别提,各国虽然希望通过冻产提振油价,但却也各怀鬼胎。暗地里依然是希望“冻”的是别人的产,而不是自己的。并且,各国在2月和3月亦是加足马力,拼命产油,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伊拉克,其3月原油产量达纪录最高水平。
【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BH)】
摘要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BH)表示,市场对于多哈会议的预期反应过早了,并指出由于各主要产油国还具有不少增加产能的空间,即使达成冻产协议,短期内原油供过于求的局面也难以改变。
主要产油国将于本周日(4月17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会议,讨论联合冻产问题。原油期货价格受相关消息刺激不断走高,早前更触及年内高位。不过,布朗兄弟哈里曼(BBH)研究团队却担心,市场的反应恐怕过早了,冻产协议即使达成也恐难以改变供过于求的局面。
该行在报告中指出,尽管此前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以及某些其他国家已经同意冻产,但条件是伊朗也参与冻产。很明显这是沙特方面一石二鸟之计,将拖低油价的责任转嫁给了伊朗,同时避免伊朗与俄罗斯走得太近。
而且对于更多的原油生产国而言,冻结并非真正的妥协。众多的产油国的产能已经接近极限,只能通过扩大出口量来弥补低油价所造成的损失。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也是合理的策略。
此外早前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的原油供应意外中断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据报伊拉克3月份的原油产量上升了2[%]。该报告又表明,沙特与俄罗斯在2月份以及之后的时间里也增加了石油输出。考虑到两国对于冻产的立场,趁会议前抓紧时间增产,对其也是合理的策略。
最后,某些欧佩克国家正尝试扩大产能。例如科威特,据报该国将在不久之后寻求对于首次探明海底石油储量的援助。相关预测表明,一旦科威特继续积极开发海底石油资源,将提高至少5[%]上的原油产能。
因此该行认为,即使各产油国在多哈会议上达成有关冻产协议,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原油供过于求的局面。
而且,就算是真的是在多哈会议上达成协议,冻产成功,将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时的水平,但是许多国家的1月原油生产水平已经是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如此冻产,又有多大意义?
归根到底,一句话,冻产改变不了原油供给,多哈会议冻产协议并不会出现如市场上很多老师预期的那样大幅提振原油,各位疯狂做多的朋友,保持理性,不要做这个市场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