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票暴跌,大宗商品无脑走低,原油跌至26美元的超地位,上证刺穿2650,伤透了无数投资者的内心。2016年,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初至今,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而这也成为支持A股上涨的重要逻辑之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螺纹钢累计涨幅已超过50[%],铁矿石反弹逾40[%],油价累计涨超45[%]。
本轮大宗商品反弹过程中,有色系率先自2015年11月下旬起反弹,除了有前期悲观预期导致价格过度下跌并触发部分品种减产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自去年11月起有色金属下游制造业景气回升。同时,建筑领域需求回升也支撑大宗商品反弹。大宗商品资讯分析可以微信LZR169验证99了解获取。
有分析认为,大宗商品做多情绪也是基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0.2[%]。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之上,表明中国制造业终于有了回暖的趋势。
此外,油价也对大宗金属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从本轮大宗商品反弹幅度来看,油价累计上涨48.53[%],涨幅位居各品种前列,作为大宗商品成本之源,油价大幅上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大宗金属成本支撑基础。
此后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反弹,“黑色系”期货反弹幅度与持久性也开始超过“有色系”。其中主力合约螺纹钢累计反弹53.63[%]、矿石累计反弹41.94[%];并且,截至目前,有色系期货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回调,而黑色系期货则整体继续强势。分析认为,其内在原因在于,支撑大宗商品涨价“后半场”的是与黑色系需求相关度更高的地产、基建等建筑领域景气回升。
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对于未来大宗商品能否维持强势,业界却并不乐观。朱骁哲(微信LZR169验证99)认为,季度货币流动性的宽松令资本市场资金充裕,为此次商品的反弹创造了货币基础。但无论是货币还是生产预期都不能改变整体消费疲弱的现状,整体逆转的条件仍然不充分。而且,大宗商品的下行大周期虽已近尾声,但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去库存去产能仍是进行时,供需矛盾依旧突出,且近期市场转暖将影响去产能去库存的进度和质量,大宗商品再度降温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