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之間房價差距將更大
政府一直想在城鎮化過程中,實現大中小城市的均衡發展。但由於公共資源無法均衡配置,發展機遇更多地集中在首都、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特區,所以城市發展中的“馬太效應”將日益明顯。過去5年里,中國形成了三大三小6個人口增長中心,“三大”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其周邊城市;“三小”是鄭州、長沙和“廈門 泉州”。資金增量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成為明星城市。上述這些地方,其房價將獲得人和錢的雙重支撐。
2 大城市房屋日益資產化
一線城市,以及10個左右的強二線城市,其中心區的物業將日益資產化,而且投資人將全球化、全國化。中小城市,特別是人口流失城市,房屋將回歸居住、辦公、商業等原始屬性。
3 小戶型將機械化
在大城市中心區,機械化的小戶型將崛起。20來平米的小公寓,將演變成一架精密的儀器,通過折疊、打開,創造出豐富的生活場景。開發商,越來越像客機、遊輪的生產商。
4 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後,會出現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未來10到20年,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因為中國人多,耕地少,土地國家所有。此外,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5 大城市很難“去中心化”
歐美絕大多數城市,都出現了去中心化的趨勢。目前中國特大城市無不面臨交通、環境的壓力,讓一個城市擁有多中心成為很多人的夢想。但中國的國情是人均耕地少,土地國有化。國家正在劃定大城市的邊界,防止無限制侵占土地。 加上公共資源不能均衡分配,所以去中心區難度極大。
6 商鋪面臨價值重估
商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提袋消費”(服裝、鞋帽、家電等)日益被網購取代,支撐商鋪價值的只剩下“體驗式消費”(餐飲、電影、培訓、溜冰場)。傳統商業旺 區的街鋪,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新區的綜合體。“一鋪養三代”越來越困難,“三代養一鋪”的悲劇隨時發生。
7 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在一線城市,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同樣地段、同樣檔次的住宅和寫字樓(含商務公寓),住宅更貴。為什麼?原因有三:第一,商業物業基本上沒有學位,不能落戶口;第二,商業物業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費水電價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氣。網絡時代,在家辦公、分散辦公、郊區辦公正在成為時尚,寫字樓的“剛需色彩”不足。一個人在辦公室,可能只需要3平米就夠用了,但對住宅面積的需求是多多益善。未來這種現象將持續,投資房地產還是要首選大城市中心區的住宅。當然,如果你希望現金流充裕,就是要投資好的寫字樓。
8 房產稅會出台,但對市場影響不大
由於絕大多數城市房地產出現了拐點,為了穩增長,國家不太可能出台嚴厲的房產稅。房產稅是地方政府的稅源,將來肯定會因地制宜,稅率各不相同,減免政策也不相同。一線城市的房產稅率肯定會最高。整體而言,房產稅對房價影響不大。
9 大城市的房價:漲漲漲
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於美國。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你讓中國人過“買個牙刷也要開車10分鍾”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朱驍哲綜述,未來房價與城市之間的關系緊密關聯,不同城市、不同的使用方式、城市的走向等都將是房市未來走向的重要影響因素,全方面。全方位的關注房市動向,準確的把握時機,作為房產投資者的你一定會無往不利。然而投資的方式多種多樣,股市。匯市、基金、大宗商品、期貨等都將成為你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