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至3月,国际原油市场在美元下跌及冻产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带动下迎来了一波不俗的表现,最高涨幅一度超过50[%]。但进入4月,这种上行势头却猛遭到棒喝,在本月仅有的两个交易日连续大幅收跌,本周一油价重挫近3[%],因市场担忧产油国冻产前景。美国NYMEX5月原油期货下跌1.09美元或2.96[%]至35.70美元/桶,ICE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跌0.98美元或2.53[%],收报37.69美元/桶。
早在一个多月前,沙特宣布已经与俄罗斯就冻产协议某些条款达成一致,且看起来沙特似乎愿意暂时豁免伊朗冻结其原油供应,直至其恢复产量至站前水平。然而,这一切都在上周五发生了改变,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尔曼直言,只有伊朗等主要产油国加入冻产,沙特才会加入冻产计划。本周一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回应明确表示伊朗拒绝沙特的这一要求,并将继续扩大其石油生产,直至恢复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对于伊朗一直以来不妥协的态度,沙特做出了意外的回击。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一报道,石油交易员和船舶经纪人称,沙特已采取措施以打击伊朗增加石油出口的努力,禁止运输伊朗原油的船舶进入其水域。沙特此举将抑制伊朗出口原油能力,但也凸显出沙特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已经进一步扩大至“家门口”,伊朗作为“刺头”料也不会善罢甘休,本月中旬多哈会议可能也将因此变得毫无意义。
另外,在多哈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俄罗斯3月原油产量升至1091.2万桶/日,为苏联解体之后的最高水平,使得市场对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逐渐缓解的信心受挫。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月原油需求较去年同期下滑19.4万桶/日或1[%],至1905万桶/日,主要因冬季异常温暖的气候抑制汽油和精炼油需求。
因此,随着4月17日会议上冻产希望几近破灭,以及全球产量居高不下的事实,短期油价持续下跌恐将无法避免,甚至重返今年2月所创的低点。今日关注欧美一系列经济数据和纽市盘后的美国上周API能源库存变化。
几乎每一个交易日各国都有一系列的经济数据进行公布,这些数据反映的问题各不相同。初入油市的冰珊寄语:投资者面对众多的数据因素常常感到难以下手。实际上每一个时期市场都有一个关注的焦点,只有根据市场关注的焦点才能找到对市场最有影响的数据内容。
作为市场中的弱者,没有必要去分析数据好坏的可能,全球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每天都在研究这类问题,已经足够为我们所用了。我们要作的是分析数据的结果可能对市场走势产生的影响,并以此结合数据结果对市场真实的影响来判断市场心态的变化。惟有抓住市场心态的变化而非经济数据的变化才能在市场的波动中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