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cn-金价屡创新高
数据显示,各国央行在金融危机后逐渐转换思路,争抢黄金储备,以抵御外储缩水风险。2009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年来第一次抛售黄金储备来加强融资,立刻遭到印度央行疯狂抢购。
事实上,在过去的七、八年中,黄金的供应方也产生了根本性转变。2003年,约有7%的全球黄金供应来自于各国央行,而到了2009年,该比例下降至零,表明了各国央行的「惜金」战略。即便是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美国,采取了一再提升债务上限的措施,也绝不向市场抛售黄金储备来缓解财政困境。
世界黄金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 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央行加大了买入黄金的力度,上半年的买入量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购买量。研究机构GFMS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各国央行累计买入了73吨黄金。而在2008年和2009年,各国央行累计净卖出黄金2350吨和340吨。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8月2日韩国央行宣布,过去两个月买入了25吨黄金,这是该国自1998年4月以来首次买入黄金,亦令该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上升至311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不过,相比其它一些国家,韩国央行的黄金资产占比并不算高。在外储资产全球排名第九的日本,其外储中有3.3%、即765.2吨是黄金;外储排名全球第11的印度则持有8.7%、即557.7吨的黄金。
目前,美国是官方储备中持有黄金最多的国家,高达8133.5吨,占比达到74.7%。德国紧随其后,持有3401吨的黄金,占其储备资产的71.7%。墨西哥央行今年第一季度购买近100吨黄金,相当于该国国际储备的4%,创下近年来各国央行黄金交易规模之最。而IMF也在去年年底中止了持续一年的黄金资产减持。
这些举动,恰好印证了凯恩斯的观点: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虽然黄金称霸货币市场的时代早已远去,但黄金储备在如今金融动荡的关键时期,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全球经济数据不振
黄金需求大增
尽管美债上限危机在最后关头毫无悬念地化解,但欠佳的经济数据又引发美股出现今年罕见的连续下跌走势,拖累全球资本市场一片惨绿。上周四,美国股市再度暴跌,道琼斯指数收盘狂跌逾512点,并拖累内地A股市场周五大跌。
有分析人士指,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再次陷入衰退而产生恐慌。最近连续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干扰,人为造成的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使得资金不断从股市撤离。
市场除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外,还对欧债危机的最新进展甚为关注。8月2日,意大利和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欧元诞生以来新高,两国融资成本上升。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大幅波动,欧债问题继续成为炒作热点。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多深陷紧缩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漩涡中,全球经济增长的脆弱性风险逐步上升,经济不确定性担忧剧增。
在此背景下,黄金市场成为全球央行和热钱寻求避险的「诺亚方舟」,黄金的投资需求大幅上涨。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981.3吨,同比增长11%。世界黄金协会在7月14日一份报告中称,2011年上半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超过2010年全年水平。巴莱克资本的研究显示,各类黄金ETF基金的总持仓量今年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就连一些以前不怎么投资黄金的偏股型基金,也开始投资黄金,建立黄金头寸。
中证期货分析师吴星向本报指出,从国内市场看,今年以来,不断有资金从农产品、贵金属、能源市场撤出,转而投向黄金市场。「据我了解,国内有很多用户已在国际上持续性买入黄金。尽管金价近期上涨较快,但从2008年至今,利润差不多只有1倍多,并不像铜和农产品价格那么离谱。」
需求大增推动金价一路飙涨。8月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盘中价一度触及1684.9美元的历史新高。五矿期货分析师金山向本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