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自低位反弹对金属价格形成压制,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报收于2195.67点,周跌幅为1.12[%]。成分商品除铝上涨2.14[%]外,铜、锌、铅、镍均下跌,跌幅分别为1.64[%]、1.08[%]、0.66[%]和1.99[%]。
原油市场,近期有关冻产协议的报道令油价受到大幅提振,美油布油均大幅反弹并站上40美元/桶关口。之前已有不少机构质疑动产协议的效果及可操作性,日内俄罗斯油长最新表态则进一步确认了动产协议隐藏的漏洞,冻产协议恐终成一场闹剧而已。 尽管参加冻产会议的原油生产国数量不断增加,但原油供应过剩忧虑依然未有根本转变,原油价格结束此前的上升势头,美国WTI原油4月期货价格本周累计下跌4.1[%]。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周内共下跌1.8[%],为六周来首周下滑。
冻产协议只是一场闹剧?俄罗斯是“冻产风暴”的搅动者吗?
俄罗斯可份出口欧洲的原油量仍将超过2013年以来的任何月份。俄罗斯这种做法凸显了执行冻产协议的难度,也表明相关国家可能会利用各种漏洞来继续加大出口,提振油价的初衷可能被粉碎。
上周五全球金市和油市因受难日假日而休市,经历了平淡的周五之后,我们也没闲着。周末忙着关注市场动向以及国际面的消息。本周又是一个超级周,首先市场重点关注的通胀数据——美国2月PCE物价指数在3月28日会率先出炉,随后女王登场——美联储主席耶伦3月29日将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随后ADP就业报告、EIA周报、欧元区CPI数据将会陆续公布,最后在周五(4月1日)愚人节之际中国3月份PMI数据、美国3月非农就业报告将压轴登场。那么具体的行情走势以及市场动态我将一意为大家解读。
最近一次耶伦讲话还是在北京时间3月17日美联储利率决议之后的新闻发布上,当时耶伦的措辞远比市场预期的要鸽派的多。耶伦表示,4月份依然存在可能性。将关注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这个时间段略短,有6周时间,届时将会有关于劳动力市场、与通胀有关各种因素的数据发布。
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金融市场第一人,虽然近期美联储多位官员发表鹰派讲话,但耶伦的讲话依然至关重要,将会未4月份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提供前瞻性指引。
投资者需要关注耶伦对美国通胀预期及海外经济风险等相关问题的措辞,因为这将影响到美联储4月份利率决议的措辞将偏向鹰派还是鸽派。若周二(3月29日)耶伦同样释放鹰派措辞,那么显然将极大的提振美元,打压非美货币和黄金的表现;反之若耶伦措辞继续鸽派,美元可能会回吐本周的涨幅,非美货币及黄金将迎来反弹。
关于EIA库存报告,俗称“EIA”周报,由美国能源信息署每周公布一次,测量了每周的美国公司的商业原油库存的变化。这是一个美国指标,库存的增减,会影响到原油价格,进而对加元产生影响,因加拿大原油出口占经济比重大。影响大于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每周原油库存变化。
目前主要关注原油和汽油的库存的变化,近期的状况是,原油库存在持续增加,刷新纪录高位,反应供应过剩;而汽油库存则连续5周减少,表明需求也有所回暖。数据的影响力将结合当时的市场情绪而定,如果当时市场看涨情绪较浓,如果汽油库存继续减少,将有助于油价上涨;如果当时市场看空情绪较浓,则原油库存数据的增加往往会打压油价继续下行。
ADP就业人数俗称“小非农”,对非农具有前瞻性指引作用,因而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如ADP表现好于预期,则可能预示3月份非农就业报告会表现乐观,这将提振美元,打压黄金和非美货币;反之,若ADP表现较差,或暗示非农亦将表现不佳,这将打压美元,利多和非美货币。
中国的经济数据影响力日趋变大,逐渐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而PMI数据是仅有的几个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的经济指标,如果中国3月PMI数据表现好于预期,将会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反之,如果数据继续表现差强人意,人民币的贬值风险将会加大。
不过,影响力更大的还是美国3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虽然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口表现靓丽,但薪资增长却表现差强人意,开启了3月份第二周和第三周的美元的跌势。如果周五的非农继续表现靓丽,将会增加4月份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鹰派信号的可能,这将会提振美元,打压金价和非美货币;反之,若周五的非农表现差强人意,4月份美联储可能会继续释放鸽派措辞,这将会促使美元下行,提振黄金和非美货币
上周国际油价震荡下跌约3[%],结束了周线“五连阳”走势,美原油5月期货失守40美元关口至39.5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5月期货收报40.54美元/桶,EIA原油库存增长大超预期再创记录新高对油价打击颇大,市场对于4月产油国的会晤也出现了负面的声音亦拖累油表现,交易商表示持续两个月的油价涨势可能结束。西商沥青自周一触及2686高位后受阻回落整理,周五最低跌至2428一线,西商银方面站稳3250关键位置上方后继续上行最高触及3348一线,随后受阻回落,且日线图上连续收取两根十字星形态后最终跌破3230关键支撑,空头大展身手最低跌至3141附近,白银空头有望继续延伸具体操作建议还请咨询叶熙颖本人
俄罗斯可谓是这场“冻产风暴”的搅动者,尽管莫斯科计划签署旨在提升原油价格的全球冻产协议,但俄罗斯4月份出口欧洲的原油量仍将超过2013年以来的任何月份。俄罗斯这种做法凸显了执行冻产协议的难度,也表明相关国家可能会利用各种漏洞来继续加大出口,提振油价的初衷可能被粉碎。
沙特和俄罗斯等产油大国在上月中旬达成了原油产量冻结共识,但随着越来越多细节曝光,冻产似乎只是一场闹剧,而俄罗斯最新的表态则进一步确认了动产协议隐藏的漏洞。整个会看上去就像是一部闹剧,俄罗斯继续自导自演的冻产协议没有可靠标准。OPEC各国还有多少耐心?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非成员产油国将于今年4月17日齐聚卡塔尔首都多哈,就扩大冻产协议再举行一轮谈判。根据最新的进展,在周四阿联酋和印尼确认参会后,目前已有12个产油国确定出席会议,除了伊朗和利比亚,其他OPEC成员国都确认参加。俄罗斯石油部长诺瓦克(AlexanderNovak)在被问及冻产协议将包含哪些细节时表示:谈判仅涉及产量的冻结,而非出口。这表明俄罗斯可以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同时提高出口,将炼油厂的原油用于出口。
国际能源署(IEA)周三已经表示,冻产协议可能“毫无意义”。IEA石油产业和市场部门主管阿特金森(NeilAtkinson)称,在所有与会国中,沙特是唯一还有能力增产的国家,比起限制产量,该会议更像是为稳定油价而摆出的姿态,目的是增强市场对油价企稳的信心。
伊朗和利比亚已经表示至少现在不会参加冻产,而且它们计划增产。非洲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尼日利亚预期下个月的多哈会议能达成冻产协议,但它还是计划增加产量。俄罗斯的生产商希望保护它们在欧洲原油市场的份额,因俄罗斯在这个地区的传统垄断地位正遭受新来者沙特的威胁。
今日操作建议请看《叶熙颖3.28早间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