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爆炸竟是普京所为?俄总理回应吓人
3月2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生连环爆炸,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哀悼,乌克兰官员也想刷个存在感,然后……被骂了。
据俄罗斯连塔网3月22日报道,乌克兰安全局长瓦西里·格里察克称,在布鲁塞尔的连环爆炸案中,可以发现俄罗斯参与的痕迹,对此,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社交网络上回应:笨蛋。
“大家可能都听说了,今天(22日)在布鲁塞尔发生了一系列爆炸,目前已经有12人遇难。如果说这是俄罗斯混合战争的一部分,我可一点都不会觉得惊讶。当然啦,他们还是会让ISIS来背锅。”格里察克当天在基辅的一所大学里演讲时说。
瓦西里·格里察克
爆炸发生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Facebook上写道:“发生在布鲁塞尔的袭击,是针对平民的强盗行为,(我)对遇难者亲属表示深切同情。这件事再次强调了国际社会协同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
在这条状态下,梅德韦杰夫自己评论道:说布鲁塞尔恐袭和俄罗斯有关的乌克兰安全局长,是个笨蛋。
而有俄罗斯网友评论称,他不是笨蛋,他还不如笨蛋。他是个人渣,那么多人遇难、受伤,那么多人处于痛苦之中,而他只在乎自己的破公关破政治,他是个混蛋。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在Facebook上对此事发表评论:“是个人就不能这样说话,这已经越过人性的界限,我很同情那些人(乌克兰人),他们的命运居然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但23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白俄罗斯执法部门高层工作人员表示,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中的3名嫌疑人为白俄罗斯公民。
消息人士称,两名嫌疑人为来自戈梅利州的伊万·多夫巴什和阿列克谢·多夫巴什,还有一名为达吉斯坦出生的马拉特·尤努索夫,他于几年前获得白俄罗斯国籍,另外还拥有比利时国籍。
俄罗斯是否参与比利时恐袭?
3月2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市机场和地铁站发生连环爆炸,已经导致数十人死伤。据比利时公共广播VRT最新消息,目前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34人,其中机场14人、地铁20人。(3月23日《环球时报》)
比利时机场和地铁站发生连环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伤,比利时政府将其定性为恐袭。果真是恐袭,无疑应该受到全世界的谴责。然而,乌克兰安全局局长格里察克随后表示,发生在布鲁塞尔国际机场和城市地铁的爆炸中可以发现俄罗斯的踪迹,格里察克说:“如果这是俄罗斯混合战争的一部分,我不会感到惊讶。”俄罗斯真会参与恐袭吗?答案当然是两个:“是”和“否”。
为啥说“是”,原因很简单。作为乌克兰安全局局长,格里察克想来不会也不该胡说八道,他既然说俄罗斯参与了恐袭,那就肯定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如果拿不出足够证据,就是对俄罗斯的造谣和污蔑,不仅要受到俄罗斯的谴责——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已经将格里察克称为“笨蛋”,而且要受到世界人民的谴责——这么多人死伤,格里察克居然有心思造谣。那么问题来了:格里察克会拿出证据吗?拿得出证据吗?
为啥说“否”,有三个原因。第一,“伊斯兰国”已经宣布对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负责,那么,俄罗斯参与恐袭的可能性不大。第二,俄总理已经向在比利时首都遇难的死者家属表示哀悼,如果俄罗斯参与恐袭,这不是猫哭耗子——假慈悲吗?第三,俄罗斯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一向是积极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不太可能制造恐怖袭击。
俄罗斯是否参与比利时发生的恐袭,目前只有格里察克的孤证,可信度不高。当然,也不排除孤证就是铁的事实,那就要看格里察克到底是信口雌黄还是有真凭实据。不过,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打击恐怖分子,而不希望看到任何国家参与恐怖袭击和任何国家污蔑其他国家参与恐怖袭击。
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推特发起“我们都是布鲁塞尔人”活动
昨天,比利时布鲁塞尔发生连环爆炸案,一瞬间,也在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引爆”了一批悼念潮。受到巴黎恐袭悼念活动启发,“我是XX”体再度风行:“我们都是布鲁塞尔人”。
比利时国旗“三原色”成了象征比利时的最佳诠释元素。黑黄红三色被凃在一颗破碎的心上,斑点四溅,表达心情之沉痛。
象征悼念的“黑丝带”也飘扬在比利时国旗上。
“和平标志”也被抹上黑黄红:“为布鲁塞尔祈祷”。
两双牵在一起的手,染上“三原色”,表达团结在一起。
被称为“布鲁塞尔第一公民”的撒尿小孩小于连不再朝池子喷,而是浇向*管和持*的嫌犯。
目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宣布对爆炸负责,小于连的尿也“刺”向伊斯兰圣战分子。
《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奉献给世界的一大礼物,一直在全球探险的丁丁在报纸上也读到了布鲁塞尔的消息,惊叹:“我的天啊!”,并未死难者留下了泪水。
作为邻国,法国也遭受过类似创伤,因此,法国对比利时难免有“同命相连”之痛,相互抚慰是必须的。
五个月前,布鲁塞尔为巴黎亮起了蓝白红之光;五个月后,巴黎埃菲尔铁塔为布鲁塞尔点燃了黑黄红之灯。就在四天前,巴黎恐袭案嫌犯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在比利时落网。
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急呼:这是插向欧洲*的利剑。自由、人道、宽容以及对民主毫不动摇的追求,这些基本价值再次遭到侵犯。
值得注意的是,迪拜的哈利法塔也为布鲁塞尔披上了“三原色”。
发生了这样的灾难,这让欧洲难免不会将阿拉伯世界一竿子打死。半岛电视台主持人提醒道:“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不论‘我们都是布鲁塞尔人’,还是‘我们都是巴黎人’,但其含义远远超过这句话。”他还贴出了伊朗裔学者Hamid Dabashi的一句话:“我们——法国也好阿拉伯也罢,基督徒或者穆斯林,要么比利时人要么土耳其人——全都是激进意识形态的受害者,同样面临被恶毒手段攻击和残害的境遇。”
除了表达悼念之情,在“我们都是布鲁塞尔人”号召下,不少人透过这次灾难看出更多深层次问题。
下面这幅漫画中,一名身着阿拉伯传统服饰的妇女与一名身穿休闲装的白人男子展开一段有趣的对话。女子问道:“在‘入侵欧洲老爹计划’中,你做了些什么?”男子答道:“亲爱的,我避免被人叫做‘种族主义者’。”
转发这则漫画的人写道:“今天,许多比利时人不幸身亡,但只要这个国家没有充斥种族主义,一切都会没事。”
不过,对于“灾难为何发生”,也有人起了争执。
英国专栏作家凯蒂·霍普金斯(Katie·Hopkins)在推特写道:“你们每个人都说欢迎难民,‘让他们进来’,你们需要为布鲁塞尔负责,而你们却视若无睹。”
头像为比利时国旗的网友@BenjaminBollen 回复道:“你没权代表我们的城市,我们欢迎难民,你也可以置身事外。”
这样的对话,彰显了难民问题在欧洲内部引发的撕裂。
身在阿根廷的记者弗吉尼亚·塔基站在欧洲之外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幅漫画中,一名象征法国的男子进行自戳,插入胸膛的钢刀名为“政治正确”。弗吉尼亚称之为“残酷的真相”。
欧洲的确应该好好反思下,如果这样的连环爆炸在整个欧洲循环,难道我们真心期待再来一次“我们是XX”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