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进金:涨了,依然需要对投资再思考
投资有时会感觉很难,因为市场说变就变,甚至没有什么前后逻辑联系,涨跌不停。
中国市场更是常常偏离合理的点位,有时更是偏离的离谱,并持续数年。比如,从上证综指十三年走势看,不管是2001年前后的网络科技股大泡沫时的2200点,还是随后4年泡沫破裂阴跌到998点的地板位,随后短短1年多狂飙至6124点,之后又暴跌低位徘徊了5年,中国的“市场先生”多数时间都在狂躁与抑郁之间不断摇摆。很多投资者自己在其中迷失方向,追涨杀跌,结果自然不必说。
如果记得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公司的原则,相信会了解参股公司需要从中长期观点出发,低价位介入,分享未来公司价值增长的红利。短期的价格波动是市场多因素的结果,与公司价值没有关系。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股市关门五年我也不担心的股票才是好股票。买入股票的预期如果只看到下周和下月,就不靠谱了。反之,中长期的眼光从心理上就增加了持股的时间预期,很多操作都变得从容起来。
当股价短期下跌时,看看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大的改变,如果没有变化,那么投资者更应该选择的是坚持自己的合理判断,不受市场的短期影响。当然,投资者需要不断的在市场中打磨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忍耐力。
投资大师费雪指出:大部分投资人终其一生, 依靠有限的几只股票长时间持有, 就可为自己或者后代打下成为巨富的基础。 这些机会存在的地方, 不见得必须在大恐慌底部的特定一天买股票。投资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分辨提供绝佳投资机会的少数公司, 以及数量众多但未来只能略微成功的或彻底失败的公司。
大部分人都太浮躁、担心得太多,思考的太少,总是按捺不住的操作。其实,投资更需要非常平静耐心,等待大机会来临,然后下大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