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现货交易场所松了口气,高兴315晚会没有提及它们时,3月18日,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了头上,影响力远远大于315晚会的央视《焦点访谈》以“北京石油交易所交易黑幕”为题做了*,一时间,整个现货交易市场震动了,都担心这次报道会不会引发新一轮清理整顿,甚至是彻底的禁止。
【3.18焦点访谈】
该调查发现,北油所及其会员单位的发财路径为:北油所成立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会员单位,会员单位再发展投资者开户,但是投资者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交易对手其实就是拉他们入局的会员单位。
会员单位的那些指导老师的工作,一方面让投资者在交易当中赔钱,另一方面是诱使投资者频繁交易,让北油所作为平台来赚取手续费,同时自己也可以提成。
据知情人士透露,最终投资者投得越多,赔得也越多。这类所谓的大宗商品交易,原油、黄金根本不是获利丰厚的投资,而是必赔无疑的陷阱。
在这期节目中,《焦点访谈》借被访者、专家之口对以北京石油交易所为代表的现货交易场所提出两项指责。
其一,未获批准,以现货名义进行期货交易,是非法平台;
其二,采用做市商制,迫使会员单位与投资人对赌,通过操纵价格和诱导投资人频繁操作,让投资人不断亏损,从中获利;
这个指控是非常严重的,作为一个交易平台,如果交易的数据是虚假的,交易平台就是在金融诈骗。
【盈鹏个人理解】
对于带有杠杆的现货交易来说,频繁操作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一则,带有杠杆风险放大,微小的价格波动既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带来巨大的亏损。在任何带有杠杆的交易中,操作者都必须通过频繁操作止损和及时获利了结。二则,现货交易如果不及时卖出,就进入申请交割流程。对于个人投资人来说,他们是在投资,不是在买商品,不及时卖出,难道真的准备租用仓库,付出是保证金几十倍的货款去领回上百吨原油?
从这点上说,带有杠杆的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是很相似,这是因为杠杆存在和交割流程带来的必然,不能完全将责任推到所谓的分析师的建议上。如果你的分析师完全就是跟你瞎喊单,盈鹏建议你直接换个老师带你,如想换老师的朋友与盈鹏薇信cyp6979联系。
最后再谈“未获批准,以现货名义进行期货交易,是非法平台”这一指控。实际上,这点是最难辩解的,但也是最好辩解的。
最难辩解的是,目前现货交易场所通用的“分散式柜台交易”确实非常接近期货使用的做市商制度,而从原本服务实体企业的目标变成更多的是当作投资的现状也确实不符合监管层的初衷。从这点看,现货交易场所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最好辩解的是,是否非法平台,这点必须监管部门做出判定,旁人无权置喙,而至今为止,并没有一家政府部门判定辖区内某个交易场所是非法平台。
从一开始到现在,似乎都在说现货交易场所没有违法,但在《焦点访谈》这次报道中,现货交易场所就没有错误吗?其实是有非常严重的错误。
最大的错误就是,现货交易场所为了经济利益,将其成立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给忽视了,将主要应当是服务于企业的现货交易推广到个人投资人身上,甚至为了利益,默认会员单位面向个人投资人进行营销推广,甚至营销到不了解现货交易,不了解杠杆风险的散户身上。
其实,谁都明白,二八定律在交易场所中几乎是铁的定律。能进这一领域投资的,恰恰不能存在赌博心理。但是,在批评投资人的同时,一样要严厉谴责这些用虚假美好前景诱导投资人进入现货交易行业的会员单位。正是这些会员单位的行为,给现货交易市场造成的巨大的负面舆论。同时,也要严厉谴责某些现货交易场所,他们对会员单位的放纵也是造成目前整个行业不利局面的原因之一。
盈鹏认为这个市场是需要严重整顿,这样的风气污染也真的很严重。现有现货交易模式在国内的不成熟现状,现货交易行业要以《焦点访谈》的曝光为契机,彻底转型,放弃OTC模式,控制保证金比例不低于10[%],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引入第三方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清算机制,用公开、公正、公平的理念重建现货交易行业。通过合理的引导,对会员单位的严格管理尤其是营销管理,以及准确的风险与价值宣传,让投机、炒作、对赌等负面词语笼罩的现货交易行业能一扫阴霾,堂堂正正地站立在阳光之下。
【盈鹏文章声明】
本文由陈盈鹏撰,该时间段后出现的相同文章内容及字段望广大投资者警惕!近期市场上文章抄袭严重,鱼龙混杂,且良莠不齐盈鹏策划发布的许多高质量文章也频繁被很多想着空手套白狼,没有思路、没有主见的同行抄袭,希望投资朋友们能练就一双慧眼,不要被这些行业垃圾所蒙蔽,投资本身就带风险,提示大家认准权威平台,实力老师,资金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