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逾一半石油进口来自欧佩克,但中国在过去5年有意降低对其关键供应集团的依赖。在中国石油需求——用于汽车、柴油发电机和工厂等,由主要来自欧佩克的进口石油满足,这种需求还帮助国际油价涨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续上升之际,供应中断现象却越来越频繁。
从利比亚到南苏丹,这些供应中断事件提醒中国有必要多元化供应来源并建造石油储备。
中国从2010年到今年10月的月度进口数据显示这些多元化计划取得了多大成功。尽管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继续上升,但欧佩克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在今年10月降至55[%]——该份额在2012年中期达到近70[%]的峰值。
尽管在中国大举投资伊拉克数个大型油田之后,伊拉克对中国石油出口增加,但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在过去5年逐步下降,而利比亚不再向中国供应石油。下图显示出各国在中国石油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俄罗斯成为主要受益者,其他受益者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和阿曼。
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是重要的石油买家。中国的能源需求(尤其是石油和其他液态燃料)迅速增长,这让中国在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
自2012年以来,随着北京方面寻求推动经济再平衡,把重心从重工业转向消费,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但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增加的石油消费量,中国占了40[%]以上。
欧佩克早就把重心转向中国。美国页岩油繁荣降低了美国对中东、西非和拉美石油的依赖,促使这些地区的石油出口国转而寻找其他买家。欧洲需求下降也使它们加速转向中国和其他核心亚洲市场,从而重塑全球石油贸易流动。微信:czy1993520 喊单体验群:20736977备注【XC】
欧佩克如何应对?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制定了将长期出口置于短期收入之上的战略,寻找更多亚洲买家(也就是中国买家)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它们的目标是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会进一步下降。
但在当今供应过度的石油市场,长期为外国石油支付高价的中国有了太多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沙特和伊朗多次派遣石油官员前往北京与买家洽谈,争取达成长期协议。
但中国与俄罗斯、巴西以及其他国家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让沙特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更难争夺市场份额。中国早就表示,通过双边协议获得石油比在公开市场购买更有利。
甚至沙特也试图让中国人投资于其国内市场。如果对伊朗的制裁取消的话,来自该国的新增石油出口只会加剧竞争。
但并非所有的中国投资都会直接转化为石油运抵中国港口。中国在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和厄瓜多尔或是投下重金或是提供了大笔贷款,但迄今没有看到回报。
俄罗斯媒体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打算致力于稳定油价。美国媒体的这一消息23日引发油价短暂的投机性飞涨,随后冲高回落。沙特似乎延续着低价倾销以保持市场份额的战略,2015年前10个月,其对华石油出口超过俄罗斯跃居第一。
据俄罗斯媒体11月24日报道,23日开盘时,北海布伦特石油一度跌至每桶43.58美元。最近一周来,这已不是油价首次接近年度最低值。2015年8月底,油价降至谷底——交易所布伦特石油几乎跌破每桶43美元。23日,卢布也随石油应声贬值。
报道称,到了23日下午,油价突然急剧飙升,在每桶45美元以上的位置短暂停留。美国媒体解释局部反弹的原因是沙特官员声明该国准备采取措施稳定油价。微信:czy1993520 喊单体验群:20736977备注【XC】
就在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出来数小时前,另一位欧佩克代表——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欧洛希奥·德尔·皮诺警告称,该组织若不出手救市,油价很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
但无论沙特作出怎样的安抚性声明,目前的实际状况却与之迥异:该国并未摒弃一年前选择的倾销路线。不管出现何种情况,沙特石油产量都没有降低,并向新老客户提供折扣,包括亚洲买家。
结果,欧佩克不断赢得市场份额,令像俄罗斯这样的石油出口大户退居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美国媒体23日援引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报道,今年前10个月,沙特挤掉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
报道称,这段时期内,其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俄罗斯和安哥拉各占12[%]。如果单看10月份数据,则俄罗斯不仅不及沙特,还逊色于安哥拉。俄罗斯10月对华出口了341万吨石油,同时沙特出口399万吨,安哥拉供应364万吨。
根据俄联邦海关局数据,2015年1-9月,燃料能源商品出口量同比增长6.6[%],原油出口量增长近10[%]。也就是说,尽管油价低迷,但俄罗斯扩大了石油出口,从而有意无意地追随了欧佩克的倾销策略。微信:czy1993520 喊单体验群:20736977备注【XC】
俄罗斯:卖不了石油还可以卖天然气
接受英国媒体采访的专家认为,欧佩克无法将俄罗斯彻底挤出主要销售市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家联盟出口理事会成员埃利达尔·卡萨耶夫表示:“首先,我们签订了向欧亚供应石油的长期合同。其次,石油卡特尔如果继续向买家提供巨大折扣,是可以降低俄石油竞争力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俄将启动十分有效的保护机制:向亚洲消费者增加供应另一种能源——天然气。这将重创许多欧佩克成员的地位,因为除石油外,它们也在积极出售天然气。”
阿尔帕里公司分析师安娜·科科列娃表示:“尽管欧佩克将俄排挤出主要亚洲市场的观点甚嚣尘上,但事实并非如此。谁都没有将我们从任何地方挤走。要办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很大力度的倾销,这未必对欧佩克国家有利。此外,俄罗斯拥有便利的石油运输基础设施,而欧佩克只有油轮,用它运送石油耗时长,且并不总是安全的。”
报道称,专家还为俄罗斯应对石油市场挑战支招。卡萨耶夫说:“在可见的将来,为克服国内危机和外部市场困境,必须保持油气部门的高利润率,鼓励企业开发和使用创新技术。何况油价下跌使得通过提高采油效率和降低能耗来压低石油开采成本变得更为迫切。在立法层面,有必要通过单独的油气部门活动法。应阐明该领域活动原则,包括油气行业公私伙伴关系标准、对油气项目文件的审批要求,以及强制公示开采每吨石油能耗的要求。”
同时,有专家认为,除顶住低价压力扩大开采外,俄罗斯别无选择。“金融经理人”公司首席专家德米特里·巴拉诺夫确信:“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疑问的是,俄罗斯以及我们的石油企业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争夺市场,尽力保住和扩大在其中的份额。”
报道称,科科列娃也持同样看法:“俄罗斯的战略是扩大开采,并依靠更廉价和便利的管道石油运输增加亚洲市场份额。由于更高的石油开采成本,俄罗斯不会大幅降价。现阶段对俄而言,重要的是保住在已夺取市场中的地位。”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更多原油和铜咨询技投资信息、风险控制、投资计划书,欢迎添加微信:czy1993520/扣扣:871214705】
【振金寰宇在此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