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是指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和倾向。如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一对兄妹分苹果。
桌子上有两只苹果,一只大一只小,哥哥对妹妹说:“你先拿吧。”妹妹拿了那只大的。
哥哥看着桌子上的小苹果,对妹妹说:“你真自私。”
妹妹想了想,反问道:“如果让你先拿,你拿哪个?”
哥哥说:“当然拿小的。”
妹妹说:“现在我不是把小的留给你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哥哥哑口无言。
显然,妹妹的行为、哥哥的言语,都是在自利性动机——希望拿到大苹果——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这种动机可引导人们趋利避害,努力在既有的约束条件之下使自己的目标效用值达到最大。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利性动机引发的行为,其实是理性行为。
正因为如此,投资学上的很多理论分析,都是以人的“理性”和“自利”的假设作为前提来展开研究的。例如以下实验:
这个实验的“标准”规则是:将所有被试分成7位一组的多个小组,然后分发给每位被试5美元。被试可以把这5美元可以带回家,也可以将它投资到公共产品上。如果有3名及以上的被试愿意把他们的5美元投资到公共产品上,那么这些被试不管是否参与投资,每个人都会得到10美元的奖金;如果投资人数不足3人,那么所有被试将无法获得奖金。在决策时,被试不得相互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