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oForex:经济最基本规律—如何看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
金融危机之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系统、世界各国经济的差异性、各国政府人员政治制度在金融危机中的反应变化等等问题都使得金融危机看起来扑朔迷离,反而是一些最为基本的金融理论不被受到重视,人们总是去试着将复杂的各种系统理清弄明,而忽略了最为基本的经济规律和人的本性。
其实认识金融的第一步就是了解金融为什么重要?学金融的第一天大家就都知道了金融的作用就是最合理的配置资源,通过货币来支配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各方面的资源,以此达到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生产效率最高的目的。
大学的时候,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和深圳的副市长唐杰来南开大学座谈,我有幸能够去学习了一下。当时祁斌主任讲话时间并不是很长,不过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的深刻。他当时将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亲眼见到了美国华尔街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助力美国经济疯狂增长的事实,而且其间一再强调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资本市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而且祁斌主任还翻译了一本书《伟大的博弈》,系统介绍了美国资本市场奇迹,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现在慢慢对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其实资本市场的本性是符合人性的,都是对于更大利益的追逐。当出现更新的技术、更有效的商业模式、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时候,就存在着更高的产出、更低的成本,也就是存在着更大的潜在利益空间。这时候资本就会介入到这些领域,通过资本让这些因素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淘汰掉不经济的一切因素,而且实体经济的掌握着也能够得到更多了利润。实体经济这端的掌控者通过和资本市场的合作,比如研发成功—投行资本注入—市场化—利润回报实现—公司上市等方式达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赢。这是很有效的通过资本市场来加速经济发展的例子。
简而言之,就是资本追逐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并通过此来获得最高收益。而且实体经济的成功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将收益扩大数倍甚至数十倍,比如通过股票市场。双方为了巨大的高额利润而疯狂的加速生产力的更新换代,从而使得经济加速发展。
而在现实中,政府作出了很多这种促进发展的行为,不过有时候长期性和有效性值得质疑。
就美国是市场而言,金融市场过度发展,监管跟不上发展,使得金融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化;此外,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崛起,使得金融市场内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超过实体经济规模的虚拟经济体,而且这个虚拟经济体在衍生品的助力下野蛮生长,其回报率(也就是前文所指的利益产生的效率)要高于实体经济发展,而且更为迅速、更为便捷省力。于是大量的资本(能够支配资源的货币)从实体经济流入到了能够得到更大利益的虚拟经济体当中,从而使得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虚拟经济体出现的基础就是实体经济,当实体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基础不存在了,虚拟经济也会坍塌。
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时间要短,还没有达到发达国际那种高度发达的金融体制,而且资本市场上发展并不自由,受到了政府等诸多部门的监管和限制,所以资本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却出现了一个类似的利益获得途径,就是类金融行业的代表—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规模巨大、需求比较稳定、可以经未来数十年的产出透支,当这个行业迅速发展的时候,房价飞涨,其行业利益要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利益回报。不过房地产不像资本市场,他的金融属性不完全,还是在实体经济范畴之内,上涨的房价可能崩溃,而且他的过于泛滥会导致国内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长期内消费不足、社会矛盾尖锐等弊端。而且这种发展方式也是外国流动资本投资的标的,用戴旭先生的话说,叫做“外国资本和房地厂商联合打劫老百姓的战场”。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也存在房地产过热的问题,而且其虚拟经济体相当比例是建立在房地产行业之上,可见这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
总之一句话,经济真正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是根本中的根本。一切的本来目的都是追逐利益,甚至包括政府在内。所以要通过金融市场监管设置、政策导向、虚拟经济体投资标的泛滥打压等手段将对经济长期发展有利的实体经济收益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让其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是经济发展之本。
附:1. 之前从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做《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十大理由》,在我看来这十大理由根本就是政商利益分配不当、虚拟经济体制收益吸引力依旧高于实体经济、查处不力、政府职能发挥不力等,不过一些的核心都是一个问题,就是虚拟经济发展中收益过高使得基础的实体经济缺乏资源支持,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从而发生从基础实体到上层虚拟的全盘崩溃。也就是我支持其说法,如果政府依旧不看到实质或是为了不正当利益而选择性作为,第二次金融危机到来必不可免。
2. 本文只不过从经济与金融相关的虚拟经济这一个切入点来谈,希望能够见微知著。就金融危机和欧债问题的整体还是需要整合更多的切入点,形成更宏观的面。
RocoForex
分析师:李宝良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