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标准普尔称“欧元区各国的展期计划将会使希腊面临选择性违约”,此言论一度引起市场对于欧元的抛售,周二穆迪调低了葡萄牙主权评级,并且是连降四级至##级。标普和穆迪的此番动作,仿佛再以“事实”说话,因为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确或多或少的存在债务问题,似乎两大机构的举措也符合客观现实,但是细细分析一下,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先看看各大评级机构这半年以来的作为:
3月7日穆迪将希腊评级由Ba1级下调至B1级;
3月29日标普将希腊评级由BB+级下调至BB-级;
5月9日,标普将希腊评级由BB-级下调至B级;
5月20日,惠誉将希腊评级由BB+级下调至B+级;
6月1日,穆迪将希腊评级由B1级下调至CAA1级;
6月13日标普将希腊评级由B级下调至CCC级,使希腊成为全世界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国家;
7月4日标普称“欧元区各国的展期计划将会使希腊面临选择性违约”;
7月5日穆迪调低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
......
这一组耀眼的成绩,只是罗列了三大评级机构的部分行动。我的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欧元区就是一条美国案板上鱼肉,美国想怎么切就怎么切。这种屡屡调低评级的现象我们在以往的历史中甚至都有些司空见惯,每当各大评级机构的一纸降级声明袭来,市场担忧情绪四起,被降级国家的领导人便开始讲话、斥责,民众开始抗议,但是,这样一种局面目前仍无法被改变。
本周两大评级机构看似简单的两次行动,貌似与以往相同,实则大有来头。标普和穆迪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是标普、穆迪分头行动。欧元区对于希腊的救助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欧元区各国的共同救助,二是私人参与救助,三是希腊自己筹款(提高税收、变卖国有资产等等)。周一标普先发话了,称根据其制定的标准,各国的展期计划将使希腊面临选择性违约,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欧元区实行展期计划,我就有可能视为违约。此举直指第一部分欧元区各国的共同救助。接着周二穆迪又发话了,下调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至##级,本来私人参与救助希腊的积极性就不高,这样一来,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更加严重,欧元区说服私人自愿参与救助的工作难度就将变动更大。此举直指第二部分私人参与救助。目前还有一个惠誉,一直保持缄默,这只大锤何时抡下仍未可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欧元区各方的领导人估计也正在为此惴惴不安。
其次是两大评级机构时机选择“恰当”。对于葡萄牙的债务问题,穆迪并非最近才察觉到,葡萄牙债务问题早已显现。其实葡萄牙只是个“符号”而已,当然这个符号也可以换成西班牙,或者爱尔兰等等。对于穆迪来讲,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目的。两大机构不选择在两轮撙节投票前公布消息,而是选择在利好出尽后公布消息,也是深思熟虑之举。如果在两轮撙节投票通过之前公布消息,肯定能引来市场担忧,但是随后很快会被撙节计划的通过而带来的乐观情绪所淹没,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及撙节计划通过之后公布。
与此同时,各大机构又纷纷发表了“唱空”中国的言论,先是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频遭劫难,接着穆迪声称中国地方债务超过中国审计署预期,再接着,穆迪、标普在香港唱空中国银行股。这一系列的举措背后,深藏着何种“阴谋”值得深思。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想借此转移投资者视线,使得美国的金融风险的关注度相对减弱,另一方面,欧元区和中国带来的担忧这也会加剧市场避险情绪,这样反而使得美元受到追捧。
RocoForex
分析师:穆涛
201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