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恐慌性上涨,然而三四五线城市却出现很多“鬼城”房子库存量依旧很大,对于这种冰火两重天尴尬局面,我们该怎么办?
目前房价暴涨到何种程度了?
目前上海是全中国房屋成交量最大的城市,其中二手房交易量是北京的两倍、深圳的三倍。买房人之间盛传着一句话:“快买一套房子,人生可以少奋斗30年。”市民的恐慌心理加上业者饥饿式营销手法,导致上海许多新开楼盘出现了“日光盘”,甚至是“时光盘”。
除上海的房价抢手之外,深圳房屋的也暴增72[%],环比涨幅达到3.4[%]。被列100个纳入统计范围的城市之冠。这种难以遏制的房价火爆现象,迫使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放话,声称政府会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出手干预。
造成房价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契税减免和去库存的宏观政策
自从2015年年底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诸如降低契税、降息以及户籍方面的优惠政策,本来想去三四线城市的库存,结果间接导致一二线城市的疯涨,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二、金融市场动荡,股市的持续低迷
很多人将今年的楼市疯涨跟去年股市的疯狂相提并论。去年的股灾,使许多股民对股市伤透了心,而手里的资金,又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一看到楼市回暖,索性就把钱投到房子上。从某种角度上讲,股市的低迷,导致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向楼市。
三、一线城市机会多,高收入人口的持续流入
关于一线和一线半的城市,人口是常年流入状态,而且流入的人口大多是高知识和高收入的人口,大家都是奔着大城市奋斗去的,这些人的流入自然会带来强大的购买力。另外,一线城市汇集了更多资源,发展机会多,所以全国各地的高素质人口都积极向一线城市涌动。一方面是人口饱和、城市规模扩展空间不大,另一方面是资源多、机会多、吸引人,这就必然导致大城市的房子会变成稀缺资源。
小编觉得,以上三个原因是导致现在一线房价火爆飙升的根本原因。那么三四五线城市的“鬼城”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到鬼城就不得不说说沈阳,沈阳浑南“鬼城”是典型的案例。2010年在扩大内需的加持下,沈阳官方砸下258亿人民币兴建浑南新区,作为2013年全运会的选手村。只是,热闹的全运会结束后,这里也成了不折不扣的“鬼城”。
跟沈阳有同样情况的还有安徽宿州,它是安徽省北部典型的农业城市。在2012年,宿州迎来了第一波房地产投资热潮,拂晓大道上高楼林立,多到让当地人都眼花缭乱。新造楼盘入市看似热火朝天,但实则销售量却不咋地。
造成“鬼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城市规模小、机会少,消费能力未能很好对接这条原因和文章上半部分说的类似,一线城市机会多,所以房子也抢手。反之,小城市规模越小,各种社会需求也就越小,相对来说人的发展机会也就越少。人才都去了一二线城市,三四五线城市没有最具消费能力和最具消费潜力的那群人,房屋的销售自然也就远不如大城市。
二、供过于求
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可真是供过于求,原因是2008年经济刺激对房地产放得过狠,然后引发房地产的投资热潮,在三四五线城市持续数年后,销售情况却远远低于预期。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其价格自然也就难以火爆得起来了。
三、三农改革还未有效推行
要想让农民落户城市,需要进行农业改革。一方面,要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城市干更多收入水平高的工作;另一方面,农民的土地要能合理地组织起来搞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人均生产率。只有这两点都满足了,农村人口才能加速向城市流动。
那么,中国楼市面对当下的尴尬局面该怎么办呢?
小编认为,要想拯救当下的局势,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首先,一二线城市需要房子去库存吗?根本不需要,根本没那么多库存。所以,对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放得过松是很不合适的。真正要去库存的是三四线城市。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地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其次,应该推动小城市的发展,中小城市为什么机会少?一方面是人口少,另一方面是配套不够,小城市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呆在自己的城市,没前途,没机会,没发展。所以,如何推动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都留在自己的城市,也是大问题。
最后推动农业改革,引导农民进城。我国农业需要进行改革,需要由包产到户的小农业生产向集中资源的工业化农业生产快速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从土地上解放农民,才能将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到更高产值的工业化、消费化、服务化的社会大生产之中。
其实我是一名金融分析师,很喜欢中国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与大家分享。目前国内原油、铜投资市场火热进行中,还在为找不到好的投资产品或者投资失利的的朋友可以百度良财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