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是一件很獨立的事情。盡管有很多交易高手都來自於一些在其他職業中已經獲得成功的人。但很多情況下,因為思維的關系,許多其他行業的專家在其交易上都會虧錢。那麼,如何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運?如何打開成功交易之門?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當每個人懷揣着夢想來到投資市場時,相信大家的願望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實現穩定獲利,步入成功交易之門。但事實卻相反,在所有的投資交易者中,大約80%的交易者處於虧損狀態,10%的交易者處於持平狀態,其中很多交易者交易還不足一年就帶着失落與悔恨離開了貴金屬市場,而只有不到10%的交易者步入了成功之門,實現了穩定獲利。
接下來金韜會列舉了幾個比較典型的職業思維和交易行為相抵衝的例子。看過這篇文章之後,大家可以舉一反三,看看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交易行為的影響究竟是怎樣的,從而在今後的交易中盡量避免慣性思維對交易行為的束縛。
首先以一個成功醫生為例。
每當行情下跌幅度厲害,本應該止損的時候(成功交易者都會選擇這麼做),這個醫生很可能會想到要補倉降成本。為什麼?因為醫生的慣性思維是,即便遇到臨危病人也不能放棄,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是他們的天職。
而交易上的邏輯卻恰恰相反,交易者崇尚把一切不良因素在發現之時就斬斷了結。這一點恐怕對醫生的職業道德會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二、一個律師的例子
再舉一個律師的例子。律師總是千方百計的找理由(提出論據)並準備好N條辯論思路以應對所有可能發生的辯論狀況。因此,當這個律師持有的商品開始下滑,他會習慣性的找出N條理由解釋目前狀況發生的原因,因為他很擅長這個。
他會這麼想:“目前商品只是遇到了一些*”、“它的基本面還是不錯的,主力只不過是在打*”等等等等。律師總是這樣。但就在他找出成百上千個理由的過程中,他注定是一個是交易失敗者,因為交易時間被浪費了,總做一些無謂的交易。
我們往往無法判斷交易機會。確實,交易機會的判斷及行情規模的評估是無法確定的,但正是這種無法確定性就導致了風險存在的必然性,也就是說任何一次交易風險是必然存在的,而利潤卻無法確定。這就更加應該引起投資者首先對風險的關注,而不是利潤。
他們這些無謂交易恰恰是更多的看到利潤而忽視了潛在的風險。飄渺的利潤如無形的手促使很多投資者盲目的交易。只要清醒的認識到利潤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的必然性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無謂的交易,而這也是減少無謂交易的必然基礎。
減少無謂交易並不等於你平時就不交易,並不是說只要減少了無謂交易你就必然能抓住有價值的機會。適當的交易是與市場保持聯系的重要手段,關鍵是你每次交易一定要慎重考慮,完全清楚進場之後在哪里止損,以及市場目前是否具有好的進場點位等。有些行情你能看得到,卻難以真正的把握到,我們只能做那些既看得到也可以把握的行情,這樣的行情其實一年之中並不多,這是多少年以來已經驗證過的事實。
減少無謂的交易相當於節省*,要珍惜每一顆*,使它用在恰當的地方,而不要沉迷於打*的快樂之中。
【金韜緯略現貨專家騰訊在線指導:302-552-5155】【免費喊單/裙/:85-165-697備/注 金韜緯略(不驗證,不給過!)】【唯一威信指導:JTWL23】
三、成功商人的例子
成功商人?我們都知道,大到李嘉誠,小到你周圍的小店鋪老板,他們的成功道路都是靠自己勤苦奮鬥一路打拚出來的。他們每做一件事,都非常的勤勉、認真,力求做到完美。而“交易”這個詞似乎和“勤勉”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距離,交易更講究在遵守交易計劃的前提下靈活應對。
投資理財好比是一座金山,里面蘊藏着數不盡的財富。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它的財富在一朝一夕都收入囊中。我們為什麼不能放下急於發財的心態,踏踏實實、一個點一個點地去賺取財富呢?
在我的投資生涯中,我一直都堅持這樣的投資理念:投資最重要的不是你一次能夠賺取多少,而是你能不能穩定地獲利,長久地立足生存。在市場波動中有70%左右的時間都是震蕩的,只有30%左右的時間是單邊上衝或者下跌,那麼積小勝為大勝就是長久立足的制勝法寶。
古人雲: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把它搬到理財上,可以理解為:不要太貪,分批入場。進場和補倉的時候倉位要小,雖然利潤少點,但積小勝為大勝,才是常勝。總想一次就滿倉衝進去做個大行情,發大財,反而可能由於不及時離場使到手的利潤又成為泡影。這樣貪婪的例子太多了,相信每個人都遇到過。穩健投資之道―積小勝為大勝,不要奢望一夜暴富,才是正確的投資心態。
古人雲: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希望這句話成為我們之間的共勉。
四、典型案例:我們來說說會計師
總所周知,會計師對數字的要求是異常的高,他們總是希望報表最後顯示利潤的數字是越來越大。因此,他們隨時隨地都在追求利潤數字,也因此而頻繁交易以求更多資金進賬。而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提到過,交易並非越頻繁越好,只有真正好的交易機會才是值得我們追隨的。這一點對會計師來說,很難做到。
大自然本身是由規律性和大部分隨機性組成,任何想完全,徹底,精確地把握世界的想法,都是狂妄,無知和愚蠢的表現,追求完美就是表現形式之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於人我們講是緣分而非最好,於事我們講究適應,能改變的是自己而非寄予外界提供。
利潤是風險的產物而非欲望的產物,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是可以自身控制和規避但不是逃避,因為任何利潤的獲得都是承擔一定風險才能獲取的回報,只要交易思想正確,對於應該承擔的風險我們要從容不迫。
正確分析預測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成功投資的基礎更需要嚴格的風險管理(倉位管理和止損管理),嚴謹的自我心理和情緒控制(寵辱不驚,處驚不變)。
心理控制第一,風險管理第二,分析技能重要性最次。
必須在交易中克服對資產權益的過度關注或攙雜進個人主觀需求原因,從而引發貪婪和恐懼情緒放大造成戰術混亂,戰略走樣最終將該做好的事搞得徹底失敗。交易在無欲的狀態下才能更多收獲,做好該做的而不是最想做的。市場不是你尋求刺激的場所,也不是你的取款機器。
任何的事物,對他的定義越嚴格,它的內涵越少。實際的操作性才越強。在我們的交易規則和交易計劃的構成和制定中,也必須如此從本質和深處理解和執行,這樣才能保證成功率。
盯住止損(止贏),止損(止贏)是自己控制的(謀事在人);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成事在天)!
五、舉最後一個例子:職業運動員
對職業運動員來說,失敗是不能被容忍的,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和成本防範失敗的產生。而在交易過程中,失敗恰恰是最有可能和我們照面的結果。即便是迷失了正確的交易方向,一旦被止損,這個失敗的交易也只會對整個交易的一部分造成影響,交易者會選擇繼續下一個交易。因為交易者深知,短暫的一次兩次交易失敗並不能衡量整個交易的成敗,交易是否成功是從長期獲利多少來判斷的。
好了,看出什麼端倪來了麼?作為一個交易者,必須學會整個交易過程中的所有注意點,這可以從你曾經的交易經驗中總結,也可以從你身邊人的經驗中學習,總之學的越多越快越好。做交易之前,先要在腦子中形成一個計劃,一個具備可執行力的計劃,然後按照這個計劃嚴格執行,直到最終出結果。另外,交易者還要養成一個定期回顧過往交易記錄的習慣,並對此評估,找出失誤的原因,制定解決辦法,避免犯二次錯誤,並在今後的交易中注意隨時靈活調整。
美國第30位前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Coolidge)曾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他是這麼說的:“成功真正的秘訣是,什麼秘訣都沒有!成功來自堅持和勤奮。世界上沒有什麼能取代堅持。才華不會,世上最多不過的就是有才華的失敗者。天才不會,一無所獲的天才幾乎成了一條諺語。教育不會,世界上到處都是受過教育的窮光蛋。只有堅持和決心是無敵的。‘努力再努力’的信念解決了人類曆史上所有的問題,今後也一樣。”
這段話說的非常好,對所有人都是一種警告。聰明並不會直接對你的交易產生貢獻。一個開闊的思維、再加上堅持和勤奮才是打開了你成功交易那扇大門的關鍵鑰匙
投資市場明星很多,壽星很少,我們不求一天翻倉、不求一夜暴富,只求穩健盈利、落袋為安,穩健給單,誠信做人!更多指導關注本人微信:JTWL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