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斯顿举行的IHS CERAWeek年度会议上,欧那密向全球能源官员表示,若更多产油国支持冻结原油产量和原油需求上升,会在一段时间后缓解全球供应过剩的问题。原油供应过多已拖累油价降至逾十年来最低水准。但他强调,市场不应该将该尚不成熟的协议视为减产的序幕,产油国之间的信任不足,令产油国无法达成减产协议。
俄罗斯、沙特等全球主要原油出口国近期同意冻结原油产出至1月水平,以应对全球供应过剩,但亦指出该协议仍取决于其他产油国的跟进。如果成功实施,冻产协议将促发更进一步的行动,不过OPEC成员国单方面减产的日子已经结束。
然而,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Ali Al-Naimi)周二在IHS CERAWeek会议上讲话时称减产不会发生,并支持原油供应的继续增加,认为原油需求回升终将消化掉过剩的原油产量。他指出,产量冻结必然会给市场带来希望,但我们不会削减产量,因为现在(产油国之间)缺乏信任。
此外,伊朗在经济制裁解除后不太可能会限制自身的产量增长。根据伊朗ISNA新闻社的报道显示,伊朗石油部长认为冻产协议是“可笑的”,因为这份协议将阻止伊朗重夺失去的市场份额。
胡睿叙:伊朗解禁以来,大力希望恢复以前丢失的市场份额,并且有部分国家整体经济遭遇危机,希望在油价上继续获得支撑,更加不可能减产各国之间互不信任,成为减产的硬伤。最后协商出冻结协议。但由于各国人心不起,冻结协议被各国不减产言论冲击的七零八落,3月会议将继续召开,到时若各大国家同意冻结协议,并开始实施。相信后续的油价回升都不会成为问题。并且各国控制油价会成为油价市场最大的庄家。但人心不一,相信不管是减产,还是冻结产出,都难上加难,后续还是继续关注3月会议各国反应。短时间国际油价波动会更加剧烈和难料。
更多相关行情资讯,请联系胡睿叙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