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2014年的6月开始,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局面加剧,国际油价从110美元/桶的价格一路向下,甚至一度跌至27美元。2016年,油价暴跌引起的危机也再次来袭。
参考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的影响,就足以了解被誉为 “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的石油对于世界经济起到多大的作用。此轮油价暴跌尽管从短期内来看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好处,例如,油价下跌10[%]会促使经济增长0.1到0.5个百分点。但从长期来看长期的油价过低对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例如由油价暴跌引发的市场信心危机会扩散到资本市场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
那么,油价长期低位运行,谁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美国,俄罗斯,沙特还是?
对美国:
很多人会说,美元和油价捆绑,油价越低美元就越强势,对于美国来说是好事啊,此轮油价暴跌难道不是美国利用油价妄图拖垮俄罗斯的伎俩吗?
笔者在此将不讨论政治方面,单纯从经济上来论述。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一点是美国也是重要的产油国。此轮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美国开车的页岩油。而页岩油属于轻质油,此轮油价下跌主要打击的是这些轻质油。因此,美国整个石油产业都备受打击,针对于油价L形地位运行的趋势,奥巴马更是提出了每桶油增收10美元的“石油税”,可见美国在此轮暴跌中也是受伤颇深。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联动效应是如此的明显和敏感。全球大宗暴跌,油价长期低位运行,会影响整个全球经济,在全球通缩经济 下行的情况下,美国想要独善其身,是非常难的。
当然,油价暴跌对美国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油价暴跌对于美国也是弊大于利。
对俄罗斯:
油价暴跌,对于俄罗斯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在饱受美国经济制裁之后,再遭受油价暴跌,对于经济面本就不太良好的俄罗斯可谓雪上加霜。
俄罗斯最近频频放出配合减产传闻,又为了争夺国际原油市场份额不断否认减产,这种 模拟两可的态度正是体现了俄罗斯深受低油价打击企图通过快速提振油价缓解经济困境的企图。
对沙特:
作为世界上储量最大的产油国和OPEC的实际操纵者,沙特一度被认为是此轮油价暴跌的最大受害者,其实不然。第一,沙特生产的并非轻质油,此轮暴跌对其冲击并不太大。第二,受益于之前的高油价,沙特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巨量的石油美元能够维持沙特经济正常运转。第三,作为市场上开采成本价最低的国家,更有分析指出沙特的开采成本在9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当前的低油价对沙特的影响在于石油美元的减少而不是打击。
对其他产油国:
2016年开年,阿塞拜疆和尼日利亚就先后寻求国际援助,而紧紧跟随这一步伐的下一个产油国或许将是OPEC成员委内瑞拉和安哥拉。其中,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和产油国,但一年多来油价的持续下挫令该国受到巨大冲击。今年,尼日利亚政府的石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将从70[%]骤降至三分之一,预算赤字也将从去年的110亿增至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可见,油价暴跌让这些靠石油输出吃饭的国家备受大家,或许,他们才是本轮油价暴跌的最大受害者。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本轮油价暴跌的弊端远远大于利益。而最为受伤的,应该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原本经济并非十分发达,靠着上一轮高油价赚取了一定数目的石油美元,但是本国的经济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赖以生存的石油价格暴跌之后遭受的打击就是巨大的。单纯靠一项资源输出来获得财富,其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小的。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有多头出击,真正把经济做大做强成为航母,其抗风险能力才会变大。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2月1日-2月5日当周)原油价格并没有延续上周的反弹势头转而下跌,其中美国原油价格本周最高33.61美元/桶,最低跌至29.38美元/桶,本周最终大跌8[%]。笔者认为相较美国WTI原油期货而言,布伦特原油期货高涨的净多头押注可能很快会出现修正,在取暖油价格下跌、本周原油库存大增、中美经济数据疲弱,原油需求放缓、原油产量居高不下,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忧虑长期存在等的国际背景下将导致市场大受冲击,下周(2月8日-2月12日当周)市场的焦点仍然在合作减产的可能、原油库存以及中美需求等因素。
笔者寄语
原油投资切忌五大心理:
1、忌盲目胆大心理;
2、忌贪婪恐惧心理;
3、忌急切焦躁心理;
4、忌缺乏忍耐心理;
5、忌不愿放弃一切的心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建议仅供参考】(以上点位以新华油为准)。此文属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原创, 春节更多原油资讯请关注笔者微信krada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