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大跌7[%] 受中国数据重压以及能否减产成疑
周一,美国原油期货重挫多达7[%],受累于中国经济数据疲弱,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今冬气温高于正常水平,以及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是否能就缓解不断恶化的全球供应过剩问题达成一致的疑虑与日俱增。
1月中国制造业活动萎缩速度为2012年以来最快,加剧了对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需求的担忧。
“如果中国是唯一一个需求可能增加的真正消费国的现状不改变,只要中国经济出现问题,油价就会走低。”
今冬美国气温高于正常水平也削弱了石油需求。预报显示2月中气温偏高,导致纽约港取暖油期货下跌多达5[%]。
美国原油期货在下午的交易中震荡急跌6.9[%],至每桶31.29美元,为五个月来最大日跌幅。但较1月中触及的12年低位26.19美元仍高19.5[%]。
该合约收跌5.9[%],下降2美元,结算价报每桶31.62美元。
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报每桶34.24美元,下跌1.75美元,降幅为4.9[%]。
中国数据浇灭多头希望 国际油价重挫
上个交易日,国际油价大跌,由于疲弱的中国制造业数据凸显了全球经济的暗淡前景,而主要原油生产国合作减产的希望愈发渺茫也拖累了原油市场。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重挫逾6[%],最低触及31.3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重挫逾5[%],最低触及33.93美元/桶。
由于内外需求皆弱,叠加假期因素,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近三年半低点,非制造业PMI亦自上月高点回落,中国经济开年不佳。而在政府力推供给侧改革加速去产能之际,制造业景气低迷恐成为常态,这令原油市场需求面状况大受打击。
Frost & Sullivan业务开发主管Carl Larry称:“中国是美国之外唯一起到支撑作用的原油消耗国,现在的问题是全球市场过于以来中国的表现。一旦中国经济出现任何负面迹象,油价就会承压下行。”
此外,OPEC成员国伊拉克1月原油出口录得增加,该国计划继续推高原油产量。
Energy Management Institute资深合伙人Dominick Chirichella称:“目前看来每当投资者认为油价已经筑底时,市场走势总能证明他们是错的。基本面并未展现出筑底迹象,供应过剩问题依然严重。而中国的原油需求可能也将下降,全球经济疲软和渺茫的合作减产可能均令油价继续承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此文属现货分析师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原创,对现货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可以添加笔者官方微信:LJN5499